台灣經濟自二○○○年以來即陷入困境,經濟成長率減半,失業率加倍,而實質平均薪資則停滯不前。今年二○一二的經濟成長率將破二%,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一九七○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台灣不但沒有從此陷入長期衰退,而是成功轉型,由先發展重化工業,推行十大基礎建設;和而後一九八○年代發展電子產業,第二次工業化使台灣脫胎換骨並奠定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的製造業體系。惟二○○○年後在全球化和區域經濟合作的蓬勃發展下,卻出現網路科技泡沫和全球金融風暴,及其後的歐債危機。前者重創科技產業和新經濟體系,後者由金融市場泡沫導致財富縮水引發實體經濟的全面衰退。其中尤以出口為導向的亞洲經濟受創也最重。
投資不振再加出口嚴重衰退,台灣二○○一年和二○○九年經濟成長率分別降為負二.二%和負一.八%,為台灣戰後唯有的二次經濟負成長,過去引以為傲的光環頓然失色。
國際經濟環境雖然不利,但不是沒有機會,亞洲需要逐步發展成能自給自足的內需市場,以降低對歐美市場的依賴。中國大陸的「十二五規畫」強調以轉變發展方式為核心,即明顯的展現這種企圖心。台灣和中國大陸簽署ECFA與積極尋求和其他周邊國家的FTA,並盡快的融入東亞ASEAN Plus的經濟整合過程,都是因應外在環境變化的正面策略思考。而產業合作、產品標準、品牌創新更是此次區域經濟整合的核心內涵,也是突破傳統代工低利潤的OEM商業模式的必要途徑。
如果一九六○年代為台灣工業化一.○,而一九八○年代為工業化二.○,則無疑的二○一○年代為進入工業化三.○時代,台灣不能在這一波的區域經濟整合中缺席。台灣已是一以服務業為導向的先進經濟體,製造業占GDP的七○%,故未來經濟發展的命脈當然在服務業,如何調整服務業結構升級更是關鍵。十幾年來台灣的服務業生產力低落,人均的附加價值低是造成當今台灣經濟發展遲滯的主因。
不同於製造業生產有形的財貨,服務業提供的乃是無形的勞務,重質不重量,服務品質很難標準化,更強調的是差異化和客製化以滿足不同的服務需求,故牽涉的專業是多元而複雜的非編碼式(non-codified)知識。傳統服務業經常被視為非貿易財,但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全球化下服務的出口愈來愈為重要,也常被視為創意經濟的重要指標。
現代化的服務業包括觀光、休閒娛樂、餐飲住宿、醫療保健、教育、生產性服務業如技術諮詢、通路與物流等。這些現代化服務業不但附加價值高,可發展成為具國際面向的服務出口產業,不僅有跨產業的外溢關聯效果,更是創造就業的泉源。因此如何培育和創造現代化服務產業的需求,將是促進台灣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和提高薪資的不二法門,惟切忌以製造業的思維來規畫未來的產業發展政策。
如觀光產業實結合地理、歷史、文化和休閒娛樂,乃至美食餐宿,當然也包括交通運輸和公共建設等,涵蓋很多的跨產業外溢利得。但自由市場價格競爭或利用資訊不對稱下,占消費者便宜的只求短利的欺詐行為,反而會帶來不可逆轉的災難。今年陸客來台觀光預估可達二○○萬人次,約占總觀光人次的三分之一。短期固然可利用陸客來振興我觀光產業,但長期仍要以吸引國際觀光為目標才能永續發展。更切記過度依賴陸客市場反以壓低價格和降低服務品質為競爭手段等短利行為,而競相開發對景觀的破壞更是一去不復還,政府事先周延的規畫與法規管制確有必要。
新興產業創造的勞動需求也必須要有適宜可用的勞動供給配合。高等教育的經營必須要有自己的發展特色,培育不同技能且具有國際觀的人才,才能符合創新經濟體系的人才需求。面對國內外的經濟環境瞬息萬變,台灣此刻需要的是有遠見的政治人物,擘畫發展願景,有效率的執政團隊,規畫周延的政策和講求有效的執行力,才能帶領台灣走出陰霾,再創經濟榮景。
(本文刊載於2012年9月7日中國時報論壇)
(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