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部分人士反對
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所引發的抗議活動,雖造成社會各界對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重視,但迄今為止,似乎將此一事件問題核心聚焦近年中國大陸經濟快速崛起,在「恐中」心理下折射成為「反中」情結,卻忽略面對其背後對陸「經濟要素逆差」逐漸擴大所可能帶來之威脅,採取更妥適的策略加以因應。
無庸置疑,1979年中國大陸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不僅打開已閉鎖30餘年的
兩岸關係,而且連結被禁止多時的兩岸親緣。此一期間,儘管兩岸政治互動,因政策立場存在許多差異,而造成不少波折,然而兩岸經濟交流,則是在互補互利下日益緊密。
尤其2008年5月之後呈現歷史性、突破性轉折,互動之頻繁、往來之密切、交流之廣泛、合作之深化,在此之前,從未有過;特別是2010年6月兩岸簽署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更進一步推動兩岸經濟朝向正常化交流與制度化合作。也因如此,使得近年許多人士在論述
台灣經濟願景時,始終認為「連結兩岸」是布局全球的跳板,忽略其讓台灣無形之中陷入「一中市場」的架構,導致對陸經濟要素逆差逐漸擴大,已危及台灣經濟的未來。
先以投資逆差分析,依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資料統計顯示,1991年至2013年止,台灣對中國大陸之投資金額達到1,104億美元,占對外投資金額的61.3%。同時,隨著其經濟改革的加速與市場開放之擴大,近年對陸投資金額與規模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尤其2008年之後平均每案投資規模超過2千萬美元。相對陸企來台投資,在考量國家安全下,採取「循序漸進」原則;不過,自2009年7月1日起迄2014年2月28日止,核准陸企來台投資案件僅有504件,投資金額累計區區8億7166萬美元,累計平均每案投資金額微微173萬美元,可以說是存在極嚴重的「單向傾斜」型態。
再就人力逆差觀察,由於對陸投資產業項目的增加與規模之擴大,以及投資地區的延伸或據點之散佈,除提供在地許多就業機會外,因應經營業務不斷拓展需求,必須派任各類各級專業人力前往中國大陸工作,除形成「高出西進」情形外,則是隨著近年中國大陸積極推動產業結構升級轉型,在專業人力需求孔急下,配合高薪誘因,磁吸不少台灣高階專業人力赴陸受聘,形成「楚才晉用」現象。這種高出西進或楚才晉用所產生的人力流失,相對產業外移來說,其對台灣整體
競爭力之影響,更加具有無形殺傷力。
至於消費逆差方面,雖兩岸觀光客與商務客往來相互創造消費與就業效益,但依據研究調查報告顯示,其對
GDP產值的貢獻不若常住人口所創造之效益。亦即隨著對陸投資產業項目的增加與規模之擴大,加上在陸由短期派任轉換為長期居留台幹人口大幅成長,目前在陸常住3個月以上台灣同胞接近200萬人;相對在台常住陸幹,自2003年開放起迄今不及7千人,其中居留1年以上不及3百人。兩者比較可以發現,在陸長期常住台灣同胞消費能力對中國大陸
GDP產值的貢獻,絕對超過短期觀光客與商務客來台消費效益10倍以上,其對台灣提高內需消費不論「質」或是「量」成長之影響,不容忽略。
在「服貿卡關、貨貿難行」的同時,我們可以理解台灣年輕一代面對現今經濟的「悶」及未來工作之「困」所衍生的焦慮不安,也因其認為處處來自中國大陸可能威脅,所以必須採取處處限制與中國大陸之互動交流。然而,此一鎖國、閉關思維,雖得以暫時獲致喘息,但迎接經濟自由化、全球化競爭來臨之下,反而擴大隱藏對陸經濟要素更嚴重之逆差。
坦然言之,在兩岸經濟關係已緊密地連結,難以切割現實下,無法否認中國大陸後進發展條件比較優勢,是台灣促進經濟持續成長之重要泉源。因此,面對已日益嚴苛的環境挑戰,未來台灣經濟若要翻身轉骨,我們認為唯有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因應兩岸經濟關係更加延伸,以及如何從兩岸經濟要素比較利益中找出發展利基,此將考驗政府的決心與社會各界之共識。
(本文刊載於2014年5月23日工商時報A6版「政經八百」觀念平台)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