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服貿協議學運結束不久,姑且不論其非法行為,卻引發社會各界對於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討論,從過去的冷漠至目前之重視,甚至針對近年大陸經濟快速崛起所可能帶來的威脅,更進一步探索未來台灣經濟何去何從?
事實而言,迄今為止社會各界對於兩岸經濟關係似乎仍存在著台灣利用大陸土地與勞動比較優勢,出口中間財與資本財,經加工製造後行銷其他國家,在貿易中享受巨額順差,從1992年129億美元、2000年274億美元增加至2008年671億美元、2013年771億美元;同時,隨著兩岸貿易的增加,間接拉抬台灣投資之成長,是帶動台灣經濟持續成長的重要關鍵。
也因如此,使得近年許多人士在面對區域經濟整合趨勢之下論述台灣經濟發展願景時,始終認為「兩岸連結」是全球布局的跳板,或是指出「兩岸攜手」是創造共贏之前提。然而,其狹義的有形貨品貿易順差,卻忽略讓台灣對大陸之依賴不斷提高,在無形中陷入「一中市場」架構,導致對陸包括無形貨品在內之「廣義」貿易逆差逐漸擴大,已危及台灣經濟的未來。
先以資金逆差分析,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資料顯示,1991年至2013年止,台灣對陸投資金額達到1,104億美元、占對外投資金額的61.3%;同時,隨著其經濟改革與市場開放的擴大,對陸投資金額與規模呈現逐年之增加,惟其投資利潤回流卻不及2成。相對陸企來台投資,雖在考量國家安全下採取「循序漸進」原則,但自2009年7月起迄2014年4月止,核准投資累計金額僅有9億5450萬美元,存在極嚴重的資金「單向傾斜」型態。
其次,由於對陸投資產業層次的延伸,也擴大了產業技術之輸出。換句話說,雖大陸對台存在貨品貿易逆差,但相對獲致技術貿易順差,除藉此加速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外,間接牽引產業結構轉型,不僅讓其產業在地化比重不斷提高,而且讓其產業供應鏈體系更加完整,使得近年兩岸在國際產業分工上,逐漸從產業內分工調整為產業內產品分工發展,甚至從互補轉型為競爭格局。
再者,在對陸投資產業項目或規模擴大的同時,因應經營業務或據點拓展需求,必須配合派任各類專業人力前往工作,除形成「高出西進」情形外,則是近年中國大陸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在各類專業人力需求孔急下,採取高薪誘因,磁吸不少台灣中、高階專業人力赴陸受聘,形成「楚才晉用」現象。這種高出西進或楚才晉用所產生的人力逆差,相對產業外移來說,其對台灣整體競爭力之影響,更加具有無形殺傷力。
至於消費逆差方面,兩岸觀光客與商務客往來消費效益,對GDP產值的貢獻不若常住人口消費所創造之效益。目前在陸常住3個月以上屬於中、高階消費族群的台灣同胞接近200萬人;相對自2003年起開放迄今在台常住之陸幹不及7千人,其中居留1年以上不及3百人,兩者差異極為懸殊。
面對「服貿卡關、貨貿難行」,我們可以理解台灣年輕一代族群在目前經濟的「悶」及未來工作之「困」中所衍生的焦慮;然而,兩岸經濟關係已緊密地連結、難以切割,尤其迎接經濟自由化、全球化競爭來臨,無法否認中國大陸後進發展條件比較優勢,是台灣促進經濟持續成長之泉源。亦即在目前日益嚴苛的環境挑戰之下,未來台灣經濟若要翻身轉骨,除必須以開放的態度因應兩岸經濟關係發展外,如何從兩岸經濟比較利益中形塑利基,此將考驗政府的決心與社會各界之共識。
(本文刊載於2014年5月22日旺報C3版「論壇」)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