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在上週指出,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物價普遍下跌、經濟反彈力道不足,以致
美國、日本及歐洲央行無不採取量化寬鬆政策來對抗通縮;而這股通縮正擴散至新興市場。此外,美聯準會將於本月結束購債計劃,通縮情況可能益形惡化。無獨有偶,摩根史坦利亦提出警告,亞洲國家發生通縮的風險最高。另一方面,有經濟預測大師雅稱的哈利-鄧特二世在其暢銷書「2014-2019 經濟大懸崖」中亦大膽預言,
台灣須做好面對大通縮來臨的準備。
台灣食安風暴不斷,民眾對物價的報怨又未曾停歇,通縮的論點似乎與民眾感受到物價上漲背道而馳。那麼,台灣究竟有沒有通縮的危機?各界看法紛歧,但我們仍有由下列指標來觀察,便可略窺一二。
一、人口紅利漸漸消失:人口紅利係指勞動力人口為扶養人口(包括十五歲以下與六十五歲以上)達兩倍以上。據國發會所公布的最新人口推估指出,台灣地區因
少子化及老齡化情況日趨嚴重,在2020年將由「人口紅利」進入「人口負債」。屆時,民間消費將呈停滯現象,通縮亦隨之而生。這與哈利-鄧特二世在書中的論點不謀而合,值得警惕。
二、實質薪資倒退十六年:「
低薪現象」早已成為熱門名詞,在主計處最近的統計顯示,台灣薪資成長緩慢,經物價指數平減後的實質薪資倒退十六年。平情而論,長期低薪是產業與教育結構改變所衍生的後遺症。日前受邀來台演講的全球
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也點出台灣競爭力問題,出在薪資太低。他說,台灣工資漲幅低過鄰近國家,而
勞工平均工資不上升,就表示產業競爭力沒有提升,因為產業永續發展表現在企業競爭力提升及薪資上漲。的確,薪資長年不漲,消費內需就難以成長,最終導致
經濟成長趨緩,甚至停頓。日本持續十五年的通縮,足為佐證。台灣切勿重蹈日本的覆轍。
台灣近十年的民間平均消費成長率僅百分之二左右,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也較1981年至1991年、1991至2001的百分之二十至二十四為低;而台灣相較於美國、歐盟及大部分東南亞國家為低,如去年的躉售物價指數更為負成長。但過低的物價指數年增率通常是通縮的前兆,結果會迫使薪資停滯不前,不得不慎。
按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的定義,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連續二年出現負成長,經濟活動將出現明顯滅緩,嚴重者將長期低迷。而就學理上而言,適當的物價上漲率有助於經濟成長。無奈這幾年來,
「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已成為時下民眾的口頭禪,政府為消弭民怨而壓抑物價,再加上民眾不願消費、企業獲利減少,不敢投資及加薪聘人;長此以往,台灣恐將步入通縮的懸崖。有鑑於此,政府除了透過滅稅鼓勵企業加薪,更應訂定合理的物價上漲目標區,如美國、歐盟、日本的CPI年增率目標為百分之二。而對於人口紅利的減少,則應在生育政策做適度的調整;中國在一胎化實施三十多年後也改弦易轍,今年開始施行單獨二胎,就是有感於少子化及老人化對消費及勞動力的威脅。
綜合言之,台灣在短期應無通縮發生的可能,但若上述的幾項不利因素持續存在,則長期步入通縮懸崖的危機勢必發生,絕不能掉以輕心。
(本文精簡版刊載於2014年10月27日中國時報)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