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正義是近年來最夯的議題,特別在房價高漲時,年輕人「住不起房子」即成為最有力的訴求!於是政治人物紛紛跳出來,承諾在任內要蓋多少數量的社會或青年住宅,以低於市場價格來出租。另一種主張,即利用市場中的餘屋,讓需要的人在市場中自行找尋合適的房屋,由政府來進行承租或購買的補貼。
這些主張多年來政府也都有在做,可是有些民眾無感,有些則大肆撻伐;當前幾位候選人焦點論述雖有不同,內容卻相互交疊,最後只在「數量」打轉!問題是,過去都有做過,為何「沒做好」呢?
在公有地上興建青年住宅,因土地的有限,地點缺少選擇性,未必能符合年輕人就業的近便性,況且政府還需一套管理機制,更不用說土地使用的適當性。運用市場上的閒置屋,選擇性高,可是缺乏管理,更怕人謀不臧或圖利財團。當然,稅制不公與薪資停滯,相對於房價高漲,更是年輕人不滿的癥結。
將目光聚集在大台北或少數幾個都會地區的「居不易」,只掀開了議題。其實,居住正義應含括一個舒適而有尊嚴的環境,不只是讓青年能安心工作,也要讓小孩安心成長,老人安心養老!
此外,不論是「買不起」或「租不起」,對政府來說,需先認定「誰」才是需要被協助者?畢竟是要拿納稅人的錢去進行補貼,沒有說清楚協助對象的條件,就開出數量,那會再度成為空頭支票!
同時別忘了,隨著人口變遷未來十年間,大學生租屋需求大減,年邁長者將會釋放出百萬間房舍給下一代或進入市場。政府何不利用此機會,積極推動都更,不僅能帶來更多的宜居機會,也能改善居住環境與都市容貌,才更具普遍與永續的「居住正義」!
至於長期照顧議題,臺灣在這個世紀初即已啟動,14年來,扁政府做規劃與研究近7年,幾無推動長照經驗;馬政府實施7年,卻常被抱怨經費編列不足。由於高齡化逐步加快,長照經費該如何編列?錢從哪裡來?確實是爭議點。
民進黨過去一向是走福利擴張路線,這次在長照議題上,反而是延續當前政府的稅收制,但又稱之為2.0版本,實令人不解!2008年國民黨上台,看似推動民進黨所規劃的長照十年計畫,其實也是延續實施長照多年的台北市經驗,經過逐年滾動式檢討,經費隨需求量上升而增加;今年5月通過長照服務法,如今主張推動長照保險,反而比較像長照2.0版。
十年後臺灣老人將達470萬,失能者超過百萬人,約一半家庭在這10年中會面對家人的長照需求。面對此趨勢,主張稅收制,只有加稅一途,若不加稅而依靠不穩定的財源確實有風險。如果採保險制,則有賴於全民共同來支持,其中年輕人繳費意願是關鍵。
保險制和稅收制一樣,都會受到高齡化的衝擊;或許現階段可將長照保險掛在全民健保中,不僅保費增加較有限,大家也比較有信心!
至於年金改革議題,除了存在保費偏低與給付率偏高的制度性討好,壽命的延長導致退休人口的激增,也是財務吃緊的主因。當前的討論環繞在於,延長退休年齡或給付年金時間,調整政府、雇主與個人的責任分攤,拉近行業間的差異,以及尋求一個「適當」所得替代率等。這些措施會有短期效果,但只能讓制度苟延殘喘一段時間!
其實,只要是確定給付制的年金保險,活得久的人才是大贏家!因此,如何改革制度擺脫長壽的糾纏,並符合保費成本與年金收益的比例原則,才是永續經營的關鍵!
由於國外已有許多改革先例,臺灣在之前沒去避免他人覆轍,如今問題來了,候選人卻想辦法迴避,而不敢提出「改革版本」;開國是會議美其名「公民審議」,其實是不想得罪選民,並進行風險分攤。
居住正義與長期照顧各陣營尚有一些處理經驗與時間彈性,而年金危機可以說是世紀大改革,做為總統候選人不能沒有想法!
(本文曾刊登於104.12.3 TVBS T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