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總統府,107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投票。)
日前在上海舉行的一場紀念《告
台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的
兩岸學術研討會,
九合一選舉議題喧賓奪主,成了與會兩岸智庫人士關注的焦點。
一九七九年元旦中共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把對台政策從武裝解決轉變為和平統一。中共也在同一天宣布與
美國建交。這兩項重大政策的變化,都是受到中共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的影響,從而建立了中共內政、外交和對台政策三者間的有機關係。
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大大地改變了中國大陸的面貌,中共選擇了一條走向和平崛起的道路。然而
兩岸關係和
中美關係的發展,卻仍處在撲朔迷離的狀態。中共擔心台灣問題處理不當,不僅危及中美關係,並且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這就是對岸高度關切九合一選後台灣政情發展的原因。
這次與會者的普遍看法認為,「韓流」產生的外溢效應是使
民進黨敗選的主要原因,而「韓流」的形成是
韓國瑜以個人的政治魅力,對於民進黨的執政不力,發揮因勢利導的作用。問題是
國民黨能否借力使力,在二○二○年取得執政地位。民意如流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這次國民黨的勝選是得力於經濟選票,則獲勝者必須在短期內就要讓支持者的口袋有感。韓國瑜「人進來,貨出去」的口號鏗鏘有力,但能快速打開人貨進出通道的,只有求助於對岸的善意,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實。
為了避免被抹紅,國民黨的候選人在選戰中都對兩岸議題刻意避而不談。韓國瑜大膽提及
九二共識,但強調談經濟而不談政治,使九二共識異化成了一個經濟版本。很多選民甚至不知道,這個葫蘆裡裝的是什麼藥。
地方選舉不分藍綠,但
總統大選能避開統獨嗎?九合一選舉顯示,未來代表國民黨角逐總統大位的人,必須屬新世代、能接地氣、既符黨意又合民意,還得助選有功。目前看來,國民黨內幾乎沒有這樣完美的人選,結果會出現「捨我其誰」的競爭狀態。即使有人脫穎而出,經過這次選舉,國民黨已因量變而出現質變。我看不出對岸與會者有因國民黨勝選而有「見獵心喜」的感覺。
儘管
蔡英文總統因民進黨敗選而辭黨主席,但競選連任的意志和企圖心,是這次上海研討會多數人的看法。大家不認為蔡英文會在任期結束前改弦更張接受九二共識;何況,因民共缺乏互信,即使蔡基於選戰考量出現策略性的「髮夾彎」,短期內也不足以取信於對岸。另一方面,蔡也不會向基本教義派靠攏,因無法得到中間選民的支持。
民進黨敗選,但基本盤還在;選後鬆動的第三勢力,未來也有流向綠營的可能,中共還能以「只讀不回」來面對這些淺綠民眾嗎?
在對岸眼中,美國官方選前所謂「外來勢力」干預台灣選舉的說法,已形同介入這次的台灣選戰。美國接受選後台灣人民的民主選擇,但選舉結果並不符合美國的期待。因此,大家關注美國是否會在二○二○總統大選前採取行動,試圖「扳回一城」。所幸G20「川習會」達成了暫時性的妥協,雙方有九十天的緩衝時間,美國應該不會以挑戰中共眼中的核心利益來迫使雙方攤牌。
九合一選舉不僅改變了台灣的政治生態,也牽動了台美中三邊關係。未來一年將是中共對台工作的關鍵時刻,考驗
習近平的戰略定力。
(本文刊載於107.12.04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