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Fed 9月底升息以來美國主要股市跌幅
指數名稱日期 | 9月27日升息日 | 12月19日 | 期間跌幅(%) |
道瓊工業指數 | 26439.93 | 23323.6 | -11.79 |
NASDAQ指數 | 8041.97 | 6636.83 | -17.47 |
S&P500指數 | 2914.00 | 2506.96 | -13.97 |
費城半導體指數 | 1357.87 | 1127.44 | -16.97 |
不過,聯準會於12月5日所發布的褐皮書(Beige Book)顯示,因關稅而帶動的物價上揚現象,對經濟的影響層面愈來愈廣泛。不只如此,聯準會在報告中提到經濟趨緩的次數,也明顯高於前兩個月。這談話意謂,美國經濟目前的成長率的確高於過去成長趨勢,但速度已放緩。所以,這份褐皮書報告中也清楚地預告景氣循環將在明(2019)年來到末階段,未來的升息政策必然會更加審慎(cautious);因此,此次升息也被視為較溫和鴿派(dovish)。因為一旦升息過快,將損及經濟成長,導致經濟衰退;但若不足,恐加速通膨壓力及資產泡沫。這也正考驗聯準會的應變及決策能力。筆者以為,未來有二個重點可供觀察,茲說明如下。
一、漸進化升息路徑將有所調整
Fed於2015年底開始進行升息循環,在9次的升息後,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亦由0.25%-0.5%逐步上升至目前2.25%-2.5%區間(如表2所示);但要注意的是,原本聯準會所估計的2019年聯邦基金利率中值(median)預估已降至2.9%,2020年及2021年則降為3.1%;若然,則明年升息次數將由3次降至2次,後年則降至1次。換言之,倘景氣明顯消褪,則「每季升息1碼」的漸進化升息路徑將減緩。
表2 美聯準會近年升息幅度與區間
升息日期 | 2015/12/17 | 2016/12/15 | 2017/3/22 |
升息幅度[區間] | 0.25%[0.25%-0.5%] | 0.25%[0.5%-0.75%] | 0.25%[0.75%-1%] |
升息日期 | 2017/6/15 | 2017/12/14 | 2018/3/22 |
升息幅度[區間] | 0.25%[1%-1.25%] | 025%[1.25%-1.5%] | 0.25%[1.5%-1.75%] |
升息日期 | 2018/6/14 | 2018/9/27 | 2018/12/19 |
升息幅度[區間] | 0.25%[1.75%-2.0%] | 0.25%[2.0%-2.25%] | 0.25%[2.25%-2.5%] |
二、經濟成長及金融市場變化將是升息重要關鍵
正如鮑威爾(Jerome Powell)所言,聯準會並沒有明確預設的升息政策路徑(preset policy path),一切由市場數據來決定(data dependent)。換言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會持續監看(continue to monitor)明年經濟是否確定「走下坡」,失業率會不會上升;美中貿易戰會不會再度升溫、股市是否走入空頭,以做為未來決定升息與否的重要依據。目前聯準會估計明年美國經濟成長率中位數由2.5%降為2.3%、2020及2021年則維持在2%及1.8%;而各主要國際機構對明年經濟成長預測並不樂觀,如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於10月8日所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WEO)指出,2019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也雙雙下調0.2個百分點,預估皆為3.7%。美國的經濟成長率預測為2.5%;且美國貿易赤字將持續擴大、經常帳赤字占GDP的比重,將從2018年的3%擴大到3.4%,這是自2008年以來的最高比例。而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率則受貿易戰關稅影響會降至6.2%;若貿易戰再升級,未來幾年還可能下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在11月的最新報告下調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從原先的3.7%下調至3.5%,OECD認為:「近期的發展顯示全球擴張已經到達頂點,並可能在未來兩年慢下來。」;世界銀行(Word Bank)對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僅3.0%、美國為2.5%、中國大陸為6.3%(詳如表3所列)。全球二大經濟體GDP占四成比重,其經濟下行對全球各國影響不言可喻。
表3 2019年全球及主要經濟體成長預測(單位:%)
機構\區域 | 全球 | 美國 | 中國 | 歐元區 |
IMF | 3.7 | 2.5 | 6.2 | 1.9 |
OECD | 3.5 | 2.7 | 6.3 | 1.8 |
Word Bank | 3.0 | 2.5 | 6.3 | 1.7 |
(本文刊於2018年12月20日東森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