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各方預期中美貿易戰即將獲得協議,各國都可喘口氣的當下,
美國總統
川普突然在5日推文,宣布從10日起將中國輸美2000億美元的商品稅率從10%提高到25%,引發全球震撼。
即使在中國貿易代表劉鶴副總理帶領的龐大代表團兼程赴美展開第11輪的談判,終究沒有挽回這個重大的改變──在美國東岸時間10日凌晨0點1分開始(
台灣時間10日中午12時),確定實施新的高關稅,即便川普口口聲聲說還是有可能達成協議,但各方已認定毫無可能,美中之間的貿易和科技戰無可避免,全球金融動盪、成長變緩、產業鏈重組、面臨選邊等,都將是各國無可逃避的「新常態」了。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據說是因北京忽然間推翻了原來已談好的協定,特別是不願意進行國內修法來解除美國在智財權、強迫技轉、競爭政策、金融開放、操縱匯率、偷竊機密等方面的關切,讓數月來的談判化為泡影。有一種說法是大陸國家主席
習近平說「願意對一切的後果負責」,才導致中方翻盤。如果此說為真,就表示美方的咄咄逼人已被大陸高層認為協定「喪權辱國」,逼得習近平必須翻盤來維持其內部權威,大陸也已經不在乎其經濟後果了。
但美國是否一定會是這場硬仗的「相對勝方」,其實還言之過早。英國《經濟學人》就指出,北京可以發動消費者拒買美國進口貨、拒買中國境內美企產品、藉海關阻斷美商供應鏈、加強美國企業安檢、停止支持川普的農業州進口等等,而這很多作法卻是美國做不來的。
但台灣可以因此而獲利嗎?蔡總統為了因應中美貿易戰10日舉行國安高層會議,在會後記者會她表示,目前貿易戰尚未擴及台灣主力出口產業,對台灣影響有限;但若美國採取進一步關稅懲罰措施,影響層面就會擴大。但她卻又強調,台灣經濟基礎穩固,且今年投資大爆發;要引導海外台商回台;要選擇正確的經濟發展路線,要改變「台灣接單,中國製造,出口美國」的模式,要擺脫「經濟被鎖在中國」的情況,也不要透過「自經區」走回頭路。
但
美中貿易戰若加重,不少專家已警告台灣經濟可能面臨「保2」的困境。目前台商回流雖有些成果,但其比例仍低得可憐,只有慣於「小確幸」的政府會沾沾自喜。幾家大廠因法規優惠而回台投資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有限,也集中在電子相關產業,會造成所得分配惡化,民眾無感。
台灣經濟不可能擺脫中國,蔡政府又不想靠「自貿區」來創新突圍,若無法因應貿易戰的嚴峻情勢,執政黨極可能重蹈高雄去年選舉的覆轍,成為貿易戰的最大受害者。
(本文刊載於2019年5月11日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