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通訊傳播委員會為是否准許中天新聞台換照,26日舉行了一場聽證會。由於各無線或衛星新聞頻道的換照,皆無此例,這就暴露了通傳會在審議本案時的幾個問題。
首先,根據《衛星廣播電視法》及通傳會自訂的換照辦法,換照審議應由通傳會召集的諮詢委員會決議之。過去這麼多次的新聞台換照案,通傳會都可以由諮詢委員會做決定,為何這次中天新聞台換照,通傳會卻不能在第一時間做成決議,難道背後有專業判斷之外的其他考慮?
其次,更匪夷所思的是,通傳會在聽證會中,聘請了幾位「鑑定人」陳述意見。通傳會是衛星新聞頻道的監理機關,理應具備最專業的審議能力,如今卻要外部「鑑定人」協助判斷中天新聞台的表現,豈不是承認通傳會的委員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做判斷,還要「鑑定人」來搭把手幫忙?那麼,通傳會在過去對中天新聞台的裁罰,到底夠不夠專業?會不會是外行人的判斷?一個自承不夠專業的機關,又如何夠資格成為新聞頻道的日常監理單位?中天新聞台換照是不是全民矚目的「重大事件」,見仁見智,主管機關卻先承認自己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做判斷,豈不是通傳監理的重大危機?
再看聽證會中所謂「鑑定人」的表現。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首先,從鑑定人的發言內容來看,所有鑑定人顯然在聽證會發言之前,並未跟中天新聞台的任何員工或委任律師有過訪談,鑑定者跟被鑑定者從未直接接觸,就發表鑑定結果,這樣的鑑定,有何信度或效度?
其次,所有鑑定人皆為通傳會聘請,而7位鑑定人竟口徑一致,完全認定中天有嚴重缺失,在中天律師對通傳會裁罰機制提出質疑後,竟置之不理,而只認定所有裁罰皆為合法合理,並以裁罰次數及金額做為鑑定依據,鑑定人是否立場公正,可受公評。
最後,我必須很沉痛地說:看待中天案時,請不要故意裝聾作啞,把在
台灣路人皆知的政黨鬥爭、政治市場分眾化,和衛星新聞頻道為求生存而迎合分眾市場的結構性現象,當做不存在,或是任何個別新聞頻道的獨有現象,然後再把這種整個政治文化的結構性問題,拿來獨責中天!當指責中天對特定政治人物報導「過多」時,不要忘了也檢視一下,是否就是其他幾個新聞頻道在競選期間,「過少」報導同一位特定人物?
我的結論很簡單:當通傳會或任何人只詳審中天新聞台是否公正時,我看的是整個台灣政治與媒體生態的文化與結構。我認為,中天新聞台當然還有改進的空間;但是,我也很懷疑,如果拿今天檢視中天的標準來檢視其他新聞頻道,有沒有任何一台能完全通過這樣的檢驗?
今天在台灣,最大的悲哀是:其實大家都知道什麼事是怎麼回事,但沒有人願意認真面對問題,並且理性溝通如何解決問題,而只想一朝權在手,就動用所有資源清除對手,維護一己利益,在吃乾抹淨時,還要演一場假惺惺的戲,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問題是:人民都這麼笨,都看不出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嗎?
(本文已刊載於2020.10.27中國時報第A14版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