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台灣爆發信用卡及現金卡(雙卡)債務問題,不僅使得「卡奴」及「卡賊」成為媒體焦點,亦暴露雙卡高獲利背後之龐大呆帳損失問題。金融業對於發卡,陷入進退都錯的困境。
雙卡債務問題的發生,乃由於企業金融萎縮,雙卡獲利相對可觀,多家銀行轉而衝刺雙卡業務,為擴大市場佔有率,往往未經審慎核卡即發卡,金監機關復疏於監督,許多持卡人超額舉債。2004年6月至2005年7月間,雙卡合計放款餘額於由6,631億元劇增為8,056億元,其中現金卡放款餘額更由1,934.55億元劇增為3066.97億元。雙卡放款規模快速增長,實為持卡人過度借款的結果,最終因債務人無法按時償還成為呆帳,而必須由獲利或資本打銷。
雙卡逾期放款餘額於去年七月開始明顯增加,由上個月的138.50億元驟增為182.29億元,至今年5月已達341.26億元,一年間便提高為2.5倍。雙卡逾放比則從去年底開始顯著上升,由去年12月的2.22%上升至今年5月達4.95%,表示每100元雙卡借款中,有將近5元逾期三個月以上未還。同時,現金卡逾放問題相對信用卡來得嚴重:去年12月,現金卡逾放比為1.83%,較信用卡2.44%為低;今年5月,現金卡逾放比竟遽升至7.84%,遠高於信用卡的3.33%。
雙卡問題爆發後,銀行為減輕逾放比的不利影響,積極打銷呆帳。去年6月以前,每月雙卡打銷呆帳金額大致在40億元至50億元間,去年7月首次超過60億元後,打銷金額逐月上升,今年3月更打銷近217.5億元,致使該月份本國銀行全體營業利益雖有1,473.4億元,全體稅前獲利卻僅25.1億元,遠低於去年雙卡問題爆發以前的數字(以去年3月為例,全體營業利益僅817.6億元,全體稅前獲利仍有167億元)。由於銀行打銷呆帳會增加營業費用、抵銷營業利益,稅前獲利因此減少;一旦打銷金額過大造成虧損,將侵蝕銀行淨值。依據中央存款保險公司估算,將去年底各家銀行帳面淨值減掉去年全年個別累積打銷呆帳金額後,有5家銀行原帳面淨值雖為正,但扣除呆帳損失後的淨值竟轉為負數,依照現行存保機制,這五家銀行都必須退出市場,足見形勢險惡。
從雙卡逾放金額持續擴增、逾放比亦持續攀升之趨勢觀之,雙卡業務對台灣消費金融的負面影響正在顯現。而整體經濟未能好轉、失業情形未見改善、實質薪資所得負成長,債務人將更難有收入償還卡債,未來雙卡打銷呆帳金額行見持續增加,繼續侵蝕銀行獲利與淨值。金融業如何走出一條路,是該深思熟慮了。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
(本文刊登於95年5月卓越雜誌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