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上台以來,便積極著手佈局新南向政策,新南向政策發展至今,已有一年多時間,評價好壞參半,但實質上的新南向政策效益,至今卻受到考驗。
客觀而言,政府想依靠新南向政策,擺脫對陸方的經濟依賴,是為良方之一,但在實行上還是有很多困難之處。且在執行方向上,還是有些政策欠缺考量之得失。雖說政府不斷強調新南向政策不是製造與東南亞國家的單向關係,但實質上東南亞國家真的願意與我方建立這種良性互動嗎?不論如何這些南向國家都是大陸的邦交國,當大陸真要出手時,我們的發展策略仍難以拿捏。
依據行政院「新南向政策」,當前觀光產業狀況及未來發展需要,集中資源在南向的東協10國,以及印度、不丹等共計12國擬定新南向觀光策略。其策略包括簡化來台簽證、增補服務人力、結盟南向推廣、區隔客群行銷、增設駐外據點、友善穆斯林旅客接待環境等面向。同時也對南向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泰國、菲律賓等五國開放免簽證,對印尼、越南、緬甸、柬埔寨、寮國等五國開放有條件式免簽。但實施結果可由觀光局的來台旅客統計資料中獲得端倪。
依據觀光局來台旅客統計資料顯示,近三年(2015-2017)來華旅客遊由1,043萬成長為1,073萬人次,其中亞洲旅客佔958萬人次,顯示
台灣觀光客有九成觀光客是亞洲人。
其中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等三地就佔442萬人次,約為41%,但中國大陸來台人數由418萬人降為273萬人次,減少145萬人次,但香港與澳門都有15萬與2.5萬人的成長。
如以來台較大宗之日本與韓國分析,該兩國每年來台分別為189萬與105萬,其次為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分別有52與42萬人次,這四國合計佔390萬人次,約為台灣來台觀光客的36%。
至於南向其他國家越南、泰國、菲律賓等三國成長最多,分別由14.6萬、12.4萬與13.9萬等成長為38萬、29萬、29萬等,總共成長約55萬人次;其他國家三年來成長總人數都在一萬人以下。如以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泰國、菲律賓等最高五個國家總共成長約75萬人次。
其實總計新南向國家佔台灣入境旅客不過20%,約為215萬人次,相較於中國大陸減少之145萬,其南向增長的75萬人次,還不到大陸旅客減少的一半。就日本與韓國未如南向的大力推廣,但兩國旅客就有67萬的成長,可見南向政府全力推動的績效可待檢討。
新南向辦公室將自2018年起「解編」,總統府宣告這是「功成身退」,解編的理由為「階段目標比預定更早完成」,且已逐漸「展現成效」。但才宣布新南向辦公室解編沒幾天,接著就又宣布蔡總統指示成立兩新南向小組,分別是國安會在明年一月成立「新南向政策專案小組」,與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將成立「新南向工作小組」,深化落實新南向政策的推動。
據媒體指出,開放泰國免簽後賣淫人數激增,「假觀光、真賣淫」事件層出不窮,「2015年查獲來台賣淫人口159人中有1個是泰國籍,去年開放泰國免簽後,301個外國人來台賣淫,泰國籍增加15人,2017年到5月已經296人,泰國佔99人將近一半。」
近日聯合報黑白集指出,在嘉義一帶至少有一個接應來自新南向「假觀光、真打工」的非法集團,許多越南婦人把握台灣給新南向免簽,成群結隊來台「打工」,不少人來一趟就能賺上六萬元。
由於新南向政策實施,短時間引來為數不少的新遊客,為應付這些遊客,政府的政策是連結新住民、僑外生,增補服務人力。這也造成大專院校的南向學生全體翹課打工賺錢,每天收入較好的可以賺3到5千元,但卻讓一堆具有外語導遊證與華語導遊證的國人,因陸客減少而賦閒在家,甚至遠離台灣到大陸或國外等就業。
另外台灣觀光業因陸客減少一百多萬人,全台有超過600家飯店待售,有超過3000台遊覽車待售,有三分之二的藝品店關門,南向語言國家導遊不足,擬廢國考改為訓練領證,置國家形象與旅遊品質於不顧?身為教育單位的一員,將如何跟在校觀光類科學生與家長和社會交代?
政府在「新南向政策至上」的思維下,給予新南向國家免簽,確實在觀光人次的數據表現上大有提升,並加以宣傳表示新南向的成功。可是,當我們進行反思,有越來越多的新打工現象出現,這將造成台灣的社會問題,給予新南向免簽所帶來的風險問題,政府是否能夠審慎應對之?否則推動「新南向政策至上」的新南向,衍生出打工、賣淫與偷竊等南向的社會動盪,不能不慎重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