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More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國政基金會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美國總統大選後,看台灣明日的挑戰與機會

美國總統大選後,看台灣明日的挑戰與機會

國政評論 永續

作者: 周宏昌 ( 2024年11月12日 08:19)
關鍵字:美國總統大選 地緣政治 國際貿易

%
熱門指數
分享


(圖片來源:flickr,作者:DonkeyHotey,CC BY-SA 2.0。)
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將再次迎來唐納•川普(Donald John Trump)的回歸,總統辦公室的堅毅桌(Resolute desk)上,已經擺著許多棘手的國內外紛爭議題。這次舉世矚目的美國總統選舉,美國的國內民眾,對於美式民主、就業經濟、墮胎與移民等特定議題,顯示出更加深度地分裂;而長期作為全球超級強國的美國,也正面臨著國際地緣政治、軍事實力、科技創新、金融地位的多方面挑戰。

美國的國內問題是這次選戰兩黨的核心戰場,美式民主、經濟就業、墮胎權利、移民問題這四個國內主要議題,川普和賀錦麗的支持者分別展示近乎兩極化的價值差異,許多美國民眾甚至擔心美國的民主發展。

川普可能積極解決國內經濟就業問題

未來四年,相較於難以調和的意識認同問題,川普最可能積極解決的便是國內的經濟就業問題,這也符合他在對選民在經濟上的承諾。新一波貿易關稅、技術限制、產業轉移的法律法規或許很快就在堅毅桌上簽署,將再次影響目前世界產業分工格局,加速生產製造回流,以及形成高科技強權和限制自由貿易。

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國家戰略,短期必將衝擊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和國際貿易,政府應協助企業的財稅調節和市場轉移拓展,主動積極加入區域性的貿易組織;並儘快制定長期的發展戰略和新產業規劃定位,基於台灣醫藥優勢與外貿經驗,重視生物醫藥新科技與平台型貿易經濟,完善再生醫療法案細則,成立國家生物醫藥研發基金,以及推進區塊鏈虛擬貨幣與跨境貿易的數位智慧基礎建設,再創台灣新興產業發展的機會。

美國的國際問題在這次的選戰中,並未引發美國選民高度的重視關注。這也讓兩黨在選戰的中後期,都刻意地降低對國際議題討論的熱度。美國民眾在烏俄軍事衝突、中東以伊戰爭、北約軍事同盟議題上,不再認為美國應該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而是期待新任總統能減少地緣衝突的經費開支,轉而解決國內經濟民生和醫療保險問題。

將國際政治關係視為財政提款機

川普也儼然將國際政治關係視為財政提款機,甚至在選戰後期提出的「保護費」說法,震驚台灣社會與政界,而在最後的選前之夜,川普也提將以貿易關稅、政治手段來解決美中經濟逆差問題。
台灣有許多政治家與學界,期待川普再次上台後,在美中議題上展現強勢作風和手段,由美國來主導兩岸安全平衡。然而,在國際政治越趨複雜與相互制衡的當下,川普未必能在國際政治上暢所欲為,但他的商人邏輯,極大概率會把國內經濟問題轉化成國際政治問題,國際政治情勢看成做商業交易。當下,台灣也如美國社會面臨相同的經濟就業壓力、貧富差距擴大、高房價、高物價的通膨問題,台灣民眾要區域穩定的安全,當然也需要經濟發展的安全。

這次選舉的結果再次讓世界知道,美國國內存在著兩類價值觀截然不同的美國民眾,傳統上民主和共和兩黨的支持票倉壁壘分明,選票分別集中在海岸線與內陸的優勢支持州。

史上關注度最高的美國總統選舉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關注度可能再次創下美國歷史紀錄,而從參與選民畫像與投票結果分析,首次投票年輕人與議題相關群體的投票率大幅地增加,傳統上黨派、州界、經濟的價值觀爭論,疊加上更複雜的年齡、種族、宗教、收入、性別等議題標籤,國內支持者呈現更為分散的趨勢,搖擺州數量會增加,川普和共和黨未來的4年,將著重解決國內內政問題。

台灣未來的發展,深度依賴穩定的世界政治情勢與和平的海峽兩岸關係。國際政治上,世界正向強人政治、多極化發展。川普的強人角色與讓美國再次偉大戰略,其實是美國在國際政治與全球經濟上收縮的國家戰略,最大化自身國家利益,並減低對外部事務投入。台灣的未來不能孤注一擲,需要台灣民眾有共識和朝野黨派團結,主動開展多邊合作關係,積極融入世界社會中。

(本文曾刊登於113.11.08風傳媒論壇)

%
熱門指數
分享 列印
0

文章表情 (你對這則文章的感覺)

回應意見
更多相關文章
國政評論 國安

川普強勢回歸,全球不確定性升高!
李正修 ( 2024年11月13日 09:13 )

在全球驚呼聲中,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擊敗現任副總統、也是民主黨提名人賀錦麗,成為美國政治史上第二位連任失利後還能重返白宮的總統。同時,共和黨奪下國會參議院 ...

國政評論 永續

美國大選倒計時─分裂深化 ,唯一超級大國地位岌岌可危
周宏昌 ( 2024年11月1日 15:25 )

截至美東時間十月二十九日凌晨,已有近5000萬美國選民以親自到場或郵寄方式完成提前投票,這是約美國四分之一的選民數量,從過往數字上來看,郵寄選票通常是民主黨支持者 ...

國政評論 科經

辯論前夕,美國總統勝負難料
游士儀 ( 2024年9月11日 09:17 )

前言 本次美國總統大選可謂是高潮迭起,繼川普遇刺,以及拜登退選後,總統大選日僅剩不到60天。川普在「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框架下,提出很明確的減稅、引導利率、對中國 ...

國政評論 科經

拜登的辯論 失敗在哪裡?
朱雲鵬 ( 2024年7月17日 11:22 )

拜登在辯論會表現不佳,不少擔心川普當選的主流媒體發動「陣前換將」,也有若干民主黨議員公開呼籲拜登退選。未來情勢如何演變,很難篤定,但是無論換與不換、如何換、換 ...

國政評論 財金

審慎因應「川普經濟學2.0」黑天鵝
李沃牆 ( 2024年7月17日 11:19 )

2016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參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跌破眾多人眼鏡,大勝民主黨參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當選第58屆美國總統。上任後,川普提出幾項重大 ...

國政評論 科經

美國總統大選牽動全球
劉大年 ( 2024年7月17日 11:19 )

今年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是未來影響全球政經發展的重大變數。歷屆美國總統就任年齡的中位數是五十五歲,從拜登宣布競選連任開始,各界即普遍擔心今年已八十二歲,任期屆 ...

訪客最新推薦文章
永續

二氧化碳產生量如何計算
胡思聰 ( 2007年6月12日 09:50 )

6月5日是環境日,許多環境保護的課題廣受各界關注。近來地球暖化的議題甚囂塵上,因此有關二氧化碳減量的問題特別受到重視。國內某環境文 ...

科經

惠台31條措施的牛肉上桌了
林祖嘉 ( 2018年4月17日 16:11 )

就在10日博鰲論壇蕭習會的同一天,廈門市公布了31條惠台措施的60條配套細則。在蕭習會上,前副總統蕭萬長向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希望 ...

社會

嚴肅看待單親家庭之於量質俱變的時代變...
王順民 ( 12月6日 16:45 )

一則關乎到單親家庭之量、質俱變的議題現象,實有其嚴肅看待之必要。 資料顯示:台灣地區每十戶就有一戶係為單親家庭,合計共有93萬戶 ...

訪客最新表情文章
科經

台灣及國際的醜態
吳文希 ( 2024年4月1日 16:00 )

前言 最近一段日子裡,臺灣境內發生好多不平常、不平靜的事件,諸如蘇丹紅污染的食安問題、金廈海域船難事件、桃園機場塞機亂象等,由此 ...

憲政

國民黨與民進黨憲政立場之比較
憲政法制組 ( 2007年3月7日 17:34 )

國民黨與民進黨在憲政立場上,有諸多不同之主張,本文將從國家認同、憲法架構、政府體制、憲政運作、責任政治、立委選舉制度、人事同意權 ...

教文

領袖的同理心
張瑞雄 ( 2022年9月1日 08:18 )

二○○九年八月,莫拉克颱風來襲,總統赴台東勘災,路上一對母子半路向總統陳情,「為什麼我們把票投給你,需要見到你時都見不到!」不料總 ...

空氣品質指標
名家觀點
  • ( 12月6日 16:58)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上個月12日在一場研討會上提出,「接受九二共識即等於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論調;而本月21日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接受電台訪問時又再說道:「接受九 ...
  • ( 12月6日 16:58)
    激烈的美國大選終於結束,大家重新回到本身關注的問題上面,然而由於川普選上,而他的許多行為與政策難以預料,因此現在仍然有非常多的國家和個人必需針對川普未來可能的政策進行分 ...
  • ( 12月6日 16:56)
    日前傳出,剛剛在加拿大結束的CPTPP執委會會議中,台灣想要在這一次會議中能成立針對台灣入會的工作小組,再次沒能成功。本來我們政府部門宣稱加拿大與台灣關係良好,這一次由加拿大 ...
  • ( 12月6日 16:54)
    日前,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宣布說,他就任就一件事就是要簽署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課徵25%的關稅,對中國大陸進口的商品則課徵10%的關稅。結果墨西哥總統立即回應說,如果美國對 ...
  • ( 2024年11月13日 09:13)
    國發會每兩年的人口推計公布了,有一些關於台灣的未來值得大家關切。一、二○二八年將脫離人口紅利,也就是工作年齡人口(十五至六十四歲)占比低於總人口三分之二,扶養比將高於○點 ...
  • ( 2024年11月13日 09:13)
    最近有立委關心全民健保的財務問題並舉行公聽會,會中有學者發言「最花健保費費用的老年人,在健保的貢獻反而最小。」並建議健保財源結構應增加資本利得的徵收。有類似想法者並不少 ...
臉書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