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電影「The Bucket List」,中譯叫「一路玩到掛」,由傑克尼克遜與摩根費里曼兩位老牌演技派男星主演,描寫人生旅程完全不相同的兩個人,在暮年的醫院病床相識,想到年輕學生時代一位老師要他們列出一份未竟夢想的人生清單,因此展開一場豐富有趣的逐夢體驗之旅,為自己在過世前留下永不嫌晚的人生…。
這個故事顛覆了傳統上我們對人生的看法,不再是兒童、少年、青年、中年與晚年一路無回的直線進行,有如C字型一般,在人生滑落到暮年之際,有個峰迴路轉的倒勾上揚,重新綻放年輕歲月的熱情,也為自己註記完美的ending。聯合報願景工程「活躍老化」系列報導,讓我們看到人生多樣美好的可能性,原來生理上的「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上逐漸消磨的人生熱情。
社會上對「老」一直存在著許多傳統迷思。第一是用絕對的年齡(例如六十五歲)來區隔「老」與「不老」,即使有人口學上的意義,但對每一個人而言,人生其實很難用滿六十五歲的生日當天來做切割。而隨著醫療照顧與營養的改善,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在體能上不輸過去的中年人,意味著老人也有實現夢想的潛力。而一個友善老人實現夢想的社會環境,更有助於老人的健康、減少老人臥病在床的時間,這也是各國長期照顧政策的重要焦點之一。
第二個迷思則是「頤養天年」、「含飴弄孫」之類的老化刻板印象,似乎到了老年已經沒有事情可做,除了頤養與弄孫之外,沒有其他社會功能了。這樣的結果讓老人容易被歸類成依賴者,於是老年人口增加就成為社會的負擔,當今
台灣關於人口老化與少子女化的論述,很多就是立基在這樣的假設上,某種程度也造成年金與照顧福利負擔日益沉重的恐慌。但別忘了,隨著生命財富的累積,現在的老人也有強大的經濟實力,見諸銀髮產業的蓬勃發展就是一個明顯的證據。
第三個迷思是老人與年輕世代間存在著衝突,於是單純地以為只要老人退出勞動市場,就能舒緩青年的就業問題。但是更多國際經驗顯示的是老人退出勞動市場,並未立即導致青年就業機會增加,一方面是因為全球化下國際生產分工的形成,讓工作機會更難維持不變;另一方面則是很多工作需技能與知識的累積,尤其是技術性的工作並不是那麼容易取代。
因此,老化並不可怕,其實人從出生開始就已經步入老化過程,所有人的年齡都是往上增加的,我們沒班傑明的奇幻人生!重要的是一個健康的人類社會,一定是包容不同年齡世代的共同生活,而生命也會因這樣更加多彩豐富。
(本文曾刊登於2014/02/19 聯合報民意論壇)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