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秋之後,國人都會有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的心情。喜的是,令人擔驚受怕的颱風季節就快要結束了;憂的是,不幸若再有颱風形成並朝
台灣地區而來,則秋颱往往會因有冷暖氣團的「共伴效應」而降下豐沛雨量,造成洪水氾濫、土石橫流、毀屋斷橋的災情。去年中秋節前夕襲台的辛樂克颱風豪雨肆虐,就是傷痛的一例。
無獨有偶,八八水災之後,災區清理工作才剛告一段落,不料又有芭瑪及米勒颱風相繼出現。連續二年的中秋節都有颱風光臨台灣海域附近,實在稱得上是攪局又掃興。而且一開始,芭瑪颱風發生的位置及可能的路徑又是標準的秋颱格局,所以政府相關部門格外緊張,早早便對北部地區、土石流警戒區及易淹水地區提出警示。
所謂的秋颱及共伴效應,指的是颱風路徑由台灣南端通過,北方有冷鋒面南下、或者吹東北季風,兩個系統鋒面在東北部上空產生作用;歷年秋颱產生的災害都極為嚴重。民國76年的琳恩颱風,當時颱風距離台灣陸地最南端還有兩百多公里,但是外圍環流加上東北季風,卻在北台灣連續四日降下豪雨;造成北部地區,包括松山,南港,內湖,汐止一帶大淹水,生命財產嚴重受損。
另外一種藤原效應(FUJIWHARA effects),也令民眾對颱風可能的風勢雨勢提心吊膽;此次芭瑪颱風又恰好有此可能。因為相距3000公里外,有米勒颱風正加速向西北行進,若距離接近到1000公里左右,彼此的外圍環流勾串到,便會相互牽引而以相連的軸線環繞而行。環繞旋轉的中心,依二個颱風相對質量及環流強度決定。旋轉時,通常是較弱的颱風移動得較快,較強的颱風移動得慢些;二個颱風共同攜帶的水氣絕對聲勢驚人。民國89年的桑美及寶發颱風路過台灣時,便曾因藤原效應與共伴效應而水淹東部地區。
今年的芭瑪、米勒秋颱沒有登陸、也沒有一起fujiwhara,很讓國人慶幸;米勒未曾向西追芭瑪而來、而芭瑪也於菲律賓海域盤桓未繼續北上,反向西南消散而去,沒有相互狼狽為奸肆虐台灣。而此次颱風的應變與防救準備,政府部門在颱風形成之初便密切關注、掌握動向及雨量測報,做好了各級救災的部署與危險地區居民的撤離工作,雖然慶幸沒有太多需要搶險救難的勤務,但是也藉此檢驗了救災體系與流程的機動能力,使未來的災變搶救任務更具信心。
聯合國副秘書長Hormes指出,亞太地區是天災「高頻率發生區」、是天災「熱點」(非洲地區的4倍、歐美地區的25倍);面對這麼嚴峻的高頻率天災威脅,我們更要建構好災害防救與應變體系以應之。此次中秋節慶犧牲假期備勤的各級救災人員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