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公布的最新經濟成長資料,全年負成長由84.04% 縮小成2.53%。第四季經濟成長6.89%,也比先前預測的5.49%高1.40個百分點。加上第一、二季的實現值也略有修正,平均下來上升近1.5個百分點,調整幅度不可謂不大;預測明年的經濟成長也由3.92%上升為4.39%。緊接著周五經建會公布的景氣燈號,亮起象徵「穩定」的綠燈。這是去年5月以來,景氣燈號首度轉回綠燈,終結一年來的藍燈、黃藍燈時期。這是一個相當好的消息。
回想今年第一季,受金融海嘯的影響,我們因出口劇減36.65%,與上年同季比較的經濟成長率由去年第四季-8.61%擴大為今年第1季-10.24%,一片愁雲慘霧籠罩之下,廠商大批的裁員,員工被迫放無薪假。更糟糕的是,很多人拿1929年經濟大恐慌來類比,預言壞年冬要拖個十年,簡直看不到明天。現在這個金融海嘯的陰霾,已經一掃而空,全國民眾可以預期未來會更好,消費、投資可以大膽的進行,正向循環下,景氣還會再更好。
這一段期間景氣的波動,像極了雲霄飛車,我們有沒有學到什麼教訓?首先是,台灣淺碟子的內需市場,過去的經濟成長依靠出口導向的經濟社會,在歐美受到金融海嘯肆虐,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受到的衝擊,顯然比歐美本身或是具有龐大內需市場的經濟體嚴重許多。相對的,中國大陸因金融體系相對封閉,受到金融海嘯的直接衝擊有限,加以大規模振興方案奏效,經濟保持強勁擴張趨勢,預測今年不但達到原先設定的保八目標,成長率高達8.5%,明年甚至增至9.8%。中國大陸今年儼然成了拉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因此,當國內還在因為 ECFA 吵得沸沸揚揚之際,我們真該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離中國最近,也有同文同種的語言優勢,我們應該善用中國的大工廠與大市場。這也是趨勢大師奈思比日前來台時給我們的建議,他呼籲台灣凡事不要全以政治觀點來衡量,應以人民福祉、經濟發展為首要考量;告誡我們要台灣別談政治,速簽ECFA。
其次,經濟不景氣之下,凱因斯的反循環政策還是非常有效。這波的金融海嘯,從2008 年9月15 日雷曼兄弟宣告破產,揭開序幕,到現在算是落幕,可說是來得急,去得快。這期間,世界各國無不卯上全力,又是降低利率的貨幣政策,又是擴大支出的財政政策。這些政策當然有一定的後遺症,房價的高漲、房市的過熱就是一個。但是,不可諱言,經濟情況是穩下來,沒有釀成不可收拾的大蕭條。
台灣如果在去年第四季、今年第一季的出口困頓下,無所作為,相信市場機能的自我調整機制,那麼可能早已哀鴻遍野。因為一旦經濟危機擴大下,形成骨牌效應,廠商大量的倒閉,社會的問題一定層出不窮。政府在年初當機立斷地主張發放消費券,現在雖然計算出來的乘數效果有限,但是,對於穩定民心,讓全國民眾過好年,提振經濟信心,功不可沒。其他如:汽車貨物稅調降措施,讓新車銷售大幅成長;適時調降遺贈稅,推動股市大幅上揚。前劉揆團隊,還是做出一些相當好的政策,值得肯定。
最後,我們不應該以目前回到綠燈的經濟狀況就沾沾自喜。因為景氣雖然回溫,失業問題仍然嚴重,台灣貧富不均的情況又更為嚴峻。10月份失業率,還高掛 5.96%,也就是65.3萬人沒有工作。內政部剛公布第三季低收入資料,低收入戶人數近25萬人,占總人數比率1.08%,戶數首度突破10萬戶,創歷史新高。這也造成台灣整體民間消費今年只能增長0.86%的原因。比起過去90年代,整體民間消費有4個百分點的增長,民眾的感受真不可同日而語。
因為沒有薪水、沒有調薪,就不敢花錢。能花錢的就是賺走經濟成長果實的少數人,因此民間消費的增長就有限。吳揆現在的團隊,強調庶民經濟是正確的方向。另外,化解民怨當然重要,讓大眾能賺錢、敢消費,才會有幸福感。施政也才會留下政績美名。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
(本文刊登於2009.12.2經濟日報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