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總統府,總統主持「三年有成 臺灣進步關鍵字」記者會。)
面對全球碳中和的趨勢及壓力,蔡總統4月28日突然在臉書發文指出,在她任內,已大量減少台中火力發電廠的燃煤。根據台電資料,中火用煤量的最高點是2014年的1839萬噸,2015年是1795萬噸、2016年和2017年這2年都是1773萬噸、2018年是1597萬噸、2019年是1264萬噸,2020是1229萬噸。
單純從中火的燃煤量來看,確實呈現下降的趨勢,然而,
蔡英文自認大大有功於減碳的這個說法,並不確實。
根據「台電火力發電燃料耗用量」統計表,台電的用煤噸數2014年是2632公噸,2015年是2450公噸,2016年為2616萬公噸,2017年和2018年這2年都是2897萬噸、2019年是2744萬噸,2020是2694萬噸。換言之,從2016年蔡政府執政後,台電的燃煤用量其實是不減反增,成長了3%。
從發電量也可驗證
台灣其實對燃煤發電的依賴是升高的,因為從2014年到2020年,台灣燃煤發電量呈現上升趨勢。2014年是824億度,2015年是782億度、2016年833億度、2017年906億度、2018年905億度、2019年867億度、2020年是870億度;從蔡英文執政的2016年至2020年,燃煤發電量增加了37億度。
換言之,中火的燃煤量是下降了,但台電整體的燃煤量增加了,這代表什麼?自然是其他燃煤電廠的燃煤量增加了。蔡英文不是台中市長,身為總統,她要負責規畫台灣整體電力政策、國家的減排目標,然而她卻只揭露中火燃煤量減少,不說其實總量是增加的,形同發布不實資訊,非常可惡。
當前國際「能源
轉型正義」的主流是「非煤」(coal phase out)而不是「非核」,因此各國紛紛努力降煤減排,目前全球已有128個國家宣示2050年達成碳中和的目標,蔡英文於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提出了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願景,然而願景並不等於目標,且蔡政府迄未提出如何達到淨零排放的明確路徑,甚至總體燃煤量還增加了,完全違背國潮流及趨勢。
針對蔡英文的中火大減煤,台電的解釋是因為通霄的3部燃氣機組在2018、2019、2020年陸續上線發電,增加了268萬瓩的發電量,且2020年起通霄電廠對外輸電線容量擴充100萬瓩,因此提供了中火可擴大減煤的條件。
為了減煤減排,蔡政府強力推行「增氣減煤」政策,通宵電廠似乎是很好的佐證。政府沒說的是,2019、2020這2年,核二上場也是燃煤下降背後的支撐因素。根據台電發電資料顯示,2017和2018這2個年度,因為核電減少,因此燃煤增加,2019和2020這2個年度,則是因為核電增加,因此燃煤才得以減少,可見核電與煤體2者間存在一定的消漲、取代關係;因此,若是蔡政府繼續非核下去,預期燃煤發電量只會越來越大。
此外,天然氣發電與燃煤發電同屬火力發電,燃氣電廠的排碳量居第3名,以台灣的統計值來看,燃氣電廠每度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約是燃煤電廠的5成,近年來天然氣已成為全球暖化的重要課題之一。因此,增氣減煤不可視為合宜的減排路徑。
據蔡政府2025非核家園的電力配置,燃氣發電占50%、燃煤占30%,高達8成的火力發電不但意味著台灣將繼續待在減碳後段班,且因台灣的燃氣成本大約為燃煤的兩倍,隨著天然氣使用擴增,電價勢必面臨調漲,更別說,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更高。
「2025非核家園」的天然氣發電占到整個發電量的一半,顯見蔡政府是將天然氣發電作為基載。問題是,若天然氣大量取代燃煤機組,將可能會導致供電品質不穩的問題;何況,台灣天然氣98%靠進口,且天然氣的儲存期短,在運輸的過程中稍遇風險即可能影響台灣的供電,類似上回長賜輪堵在蘇伊士運河衝擊原油運輸的險境,難道蔡政府不擔心未來這種事也可能發生在台灣天然氣的運輸過程嗎?
「2025非核家園」的電力配比非常不恰當且危機四伏,但蔡英文不知為何就是如此固執,怎麼講都不聽。更可惡的是,還拿中火降煤這種片面的資訊欺騙國人。如果蔡英文認為中火減煤是政績,那幹嘛放任行政院宣告要求中火減煤的《台中市生煤自治條例》無效?
蔡英文擅長透過部分事實來撒謊,國人對她所說的話應保持高度警覺,不可輕易買單,因為蔡英文是一個說謊慣犯。
(本文曾刊登於110.05.03中時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