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More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國政基金會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美「中」太空競賽虛實與戰略意涵研析

美「中」太空競賽虛實與戰略意涵研析

國政研究 國安

作者: 曾復生 ( 2022年9月20日 08:29)
關鍵字:太空科技 聯合作戰 天宮空間站

%
熱門指數
分享

一、前言

美國前總統甘迺迪曾說,「誰控制了太空,誰就控制了戰爭的主動權」。2019年12月21日,川普政府設置「太空軍」成為第6個獨立軍種。2021年12月,拜登政府發布《美國太空優先事項架構》(United States Space Priorities Framework)指導文件,強調探索發展運用太空能量至關重要。2022年7月,美國宣布國際太空站延役到2030年。8月中旬,美國防部《2022年太空安全的挑戰報告》(2022 Challenges to Security in Space:Space Reliance in an Era of Competition and Expansion)指出,中共太空發展計劃與行動,將會成為美國太空安全的主要挑戰。8月24日,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舉行《2022年太空工業基礎現狀》(2022 State of Space Industrial Base)研討會,明確中共致力於2045年,取代美國成為頭號太空強國,建議拜登政府採取行動維持太空領導地位。

美「中」太空競爭是綜合國力的較量,也是科技進步領先指標。「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表示,2021年美國政府的太空項目支出為549億美元,中共則為103億美元,雙方仍有差距,兩國後續在太空領域發展與科技競賽,則是觀察美「中」國力消長重要窗口,殊值續密注。當前,拜登政府聯合盟國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要求中共接受美國的國際規範,包括在太空科技領域。8月23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基於國家安全理由,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7個實體內的單位與企業,列入進出口管制實體名單,美國公司若未獲商務部許可,不得與這7個實體進行貿易往來。

此前,美商務部還對中共祭出「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 EDA)禁令,鎖定開發3奈米以下的GAAFET架構EDA限制出口中國大陸,直接掐住中共半導體產業發展「要害」,遏制尖端科技發展「源頭」,拖延中共高科技研發成長速度,並影響中共推動太空科技與執行太空任務進程。目前,已經有約600個中國大陸實體,列入「高科技進出口管制名單」,其中約110個是拜登政府上任後增列。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表示,將持續嚴密監控並落實制裁,以保障美國國家安全,防範關鍵高科技落入中共手上。

美國持續對「中」高科技封鎖,還增加太空科技競賽強度,並提升美臺實質合作等措施,已經讓中共軍方顯露不耐情緒,恐導致美「中」競逐惡化,為邁入「美中新冷戰」埋下火藥桶。美國聯邦調查局長瑞伊與英國軍情五處(MI5)處長邁卡勒姆,2022年7月6日在倫敦發出警告,中共意圖竊取西方商業技術,並指稱中共若侵犯臺灣,將是「全球最恐怖的商業破壞」。7月下旬,美英將領與情報首長聚集「亞斯本安全論壇」,強調「中國已構成比俄羅斯更大的長期戰略挑戰」,美英必須儘快調整戰略重心才能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習近平在內部會議表示,「中國正面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國際與國內環境結構複雜,必須準備應對化解政治、意識形態、經濟、科技、社會、外部環境,及黨建等7大風險挑戰高招」,並高度警惕防範「黑天鵝」與「灰犀牛」事件,讓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習近平決定施政優先,首重「內需經濟與高科技自主創新」,鞏固軍事戰略威懾能量,營造對周邊國家親近魅力,隱忍不跟美國硬碰硬,先求在「中」美賽局立於不敗。拜登政府則密切關注習近平若無治理能力,有效應對內外挑戰與難題,導致中國大陸經濟社會騷動不安,隨著失業人口劇增趨向惡化,屆時,美國領導「民主科技聯盟」將順勢結合中共「反習集團」,同步挑戰「習政權」正當性。

二、美「中」太空科技競賽興起

拜登政府在《美國太空優先事項架構》指出,美國在太空是世界領導者,興盛的太空計畫含蓋領域包括民用、商用與軍用,能擴大盟國合作與鞏固美國軍事能量。目前,美國太空發展在製造業、運輸業、後勤補給業、農業、金融業、通訊業等,創造許多優質工作機會。在人造衛星領域業務則包括,導航、定位、通訊、偵照監控、預估農業收成、水資源管理、電網系統管理,以及全球通訊視頻應用到銀行交易、網路教學與遠距醫療等。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商業衛星通訊公司「星鏈」(StarLink),提供低軌通訊衛能量給烏克蘭,突破俄國網路封鎖,讓烏國能對國際社會發動「認知作戰」,贏得西方國家與民意支持,並獲得可觀軍經援助與俄軍纏鬥。

2022年8月24日,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主辦《2022年太空工業基礎現狀》(2022 State of Space Industrial Base)研討會,除發布最新報告外,還明確提出中共致力於2045年,取代美國成為頭號太空強國,建議拜登政府採取行動維持太空領導地位。美國防部「國防創新小組」主任布朗(Michael Brown)在研討會上強調,「如果我們不加大在太空科技領域投資,中國可能會在太空領域超越美國優勢地位」。同時,多位參與報告研撰的官員與專家呼籲,拜登政府應該制定「太空發展戰略」,以保持美國作為太空超級大國地位,並且將太空商業領域作為政府的關鍵合作夥伴。目前,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鏈計劃」,就是透過低軌衛星群,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路通訊服務計劃,準備發射4.4萬顆低軌衛星,目前已發射3162顆,整個「星鏈計劃」需要約100億美元。

美國所建構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除了運用在各種軍事性的導航措施外,亦成為多數航空、航海,以及地面交通的定位機制,同時,其也是全球主要金融交易活動的聯結樞紐。美國前國防部長倫斯斐曾經主持「太空科技發展委員會」就指出,美國與盟邦安全及經濟福祉,將視其是否能夠成功地在太空發揮各項能力;同時,美國維持太空科技優勢,是捍衛國家安全先決條件;此外,美國經濟活動依賴太空科技,經營各項商業活動。不過,拜登政府最新的《美國太空優先事項架構》亦提出警告,美國的軍事單位依賴衛星體系進行戰場管理,而工商企業界則是依賴各種衛星體系,進行主要的商業活動,然而這種高度依賴人造衛星及太空科技的結果,恐將造成美國國防安全及經濟安全,在面臨敵人發展「反衛星武器」的脆弱性,所以必須深入探索應對新威脅策略。

2022年8月30日,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阿提米斯1號」(Artemis-1)發射任務,因火箭引擎問題延後發射。美國在50多年前登陸月球後,再度啟動「登陸月球計劃」,這次行動主要是進行無人環月測試,為2025年執行載人登月任務作準備,成為未來火星之旅的踏腳石,所以先讓太空人學習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然後發展相關的科學與技術,以完成載人登陸火星的任務。NASA署長尼爾遜指出,中共對太空野心包括2030年建立月球基地,成為激發「阿提米斯計劃」的重要因素。當前,美國正在推廣《阿提米斯協定》(Artemis Accords),聯絡各國的合作方式共同開採月球礦產。但是,中共與俄羅斯等較有能力登月國家,公開反對美國的構想與行動,強調美國無權制定太空行為規範。

根據美國國防部2022年8月發布《2022年太空安全的挑戰》評估認為,現階段中共通訊衛星和偵照衛星有顯著發展,自2019年到2021年在軌衛星成長翻倍達約500枚;同時,中共導彈、巡弋飛彈,以及反艦導彈和無人攻擊機等,也能配合其自主「北斗」全球衛星定位導航授時系統,發揮遠距精準打擊能量;此外,共軍發展「反衛星武器」能量,牽制美國軍用、民用、商用人造衛星能力,已從神舟系列太空船與「天宮空間站」成功對接得到驗證。當前,中共積極發展太空科技項目有五個重點:(一)加速發展通訊衛星科技,並強化國內與國際通訊衛星網絡建構,進而滿足快速膨脹的衛星通訊市場;(二)積極鞏固全球覆蓋的自主北斗衛星定位、導航、授時、簡訊系統,為先進的精準打擊武器與各項商業活動,提供快速可靠的導航定位,以及聯結功能;(三)發展衛星發射市場,為國際性的客戶提供廉價又可靠的人造衛星發射服務;(四)加速推動太空實驗室的發展,以為增強經濟實力及科技能力基礎做準備;(五)組建「天宮空間站」取代將於2031年,停止運作的「國際太空站」,並於2030年達成太空人登陸月球目標,以及發射探測器到火星與木星採集樣本。

美國國會研究處指出,配備精準導引系統的「先進超高音速武器」(AHW),是美軍規劃運用全球快速攻擊計劃之一,其將使美軍可以在一小時以內,用傳統武器攻擊全球任何目標,同時避免飛越第三國的領空。近年,美國國防部已多次成功地試射五倍音速以上的AHW。這種由三節火箭承載的「先進超高音速武器」(AHW),以音速五倍以上的速度穿過大氣層後,在近太空(Near Space)滑行,然後返回大氣層內直接命中目標。中共的「神舟」系列太空船也已經多次完成,與「天宮空間站」交會對接任務,展現「神舟」系列可以當做「反衛星武器」,即先發射到地球軌道再高速撞向目標衛星,達到摧毀效果。同時,中共的太空科技發展亦以隱密方式,研發多種攻擊美國衛星體系能力,以牽制美國「衛星網狀化」戰場管理能量。顯示,美「中」太空軍備競賽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三、中共組建「天軍」挑戰美國太空優勢

近年,中共接連發布《航天白皮書》並積極行動。2021年間,中共「天宮空間站」載人「天和」核心艙開始運作,隨後「問天實驗艙」於2022年7月發射對接成功,2022年底「夢天實驗艙」將發射與「天和核心艙」對接,2023將發射「巡天太空望遠鏡」,並與「天宮空間站」對接。中共規劃「天宮空間站」將取代,2031年停止運作的「國際太空站」。同時,中共準備在2030年送人上月球,並發射探測器到火星與木星採集樣本。此外,中共將於2035年實現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並計劃在2040年建造核動力的航天飛機。

美國的中國航天問題專家艾立信(Andrew Erickson)曾經表示,「中國發射載人太空船、增加火箭推進能力,以及部署應用衛星等項目,是建構航天大國的關鍵」;同時,正當中共積極擴大航天計劃,美國航天計劃預算卻在削減,甚至依靠俄羅斯向國際太空站運送太空人,「如果中國穩步發展航天項目,並實現五年計劃目標,將可對美國航天領先地位構成挑戰」;此外,艾立信強調,美國的航天計劃經常受到黨派政治,以及政府更迭等因素牽制,而這正是航天計劃的大忌,「中國的政治體制決定航天計劃相對穩定,唯一需要克服的是技術障礙」。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舉行「美國太空工業基礎」研討會,美國防部官員引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數據指出,儘管美國太空工業基礎仍處上升期,但業內人士擔心中共比美國提升得更快;過去20年來,中共投入科技研發經費比重快速上升,預期到2030年,中共科技研發經費每年將會比美國高出2000億美元。

中共組建「天軍」先是由戰略導彈部隊(二砲)負責,並以代號「九二一工程」為執行單位。共軍在2011至2016年的「十二五規劃」期間,進行過約100次火箭發射、100顆衛星升空,並保持100顆衛星在軌道上穩定運行,5年內平均每年實施20次左右的航天發射活動。根據中共航天科技集團宇航部指出,中共的太空技術發展部門,積極地與德國、俄羅斯、法國、意大利、英國、巴西等國,共同研發不同功能的太空技術,包括比美國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更為精準的自主性「北斗衛星」定位、導航、授時、短訊系統。2011年12月27日,這項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始向中國境內,以及其週邊提供試運行服務。2020年間,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信號已經能夠覆蓋全球。

根據中共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資料,大陸北斗衛星系統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在2000年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使大陸成為世界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國家;第二步是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2012年左右形成覆蓋亞太部份地區服務能力;第三步則是在2020年左右,建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形成全球覆蓋能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不僅可以增強,共軍所屬彈導飛彈和巡弋飛彈攻擊能力及準確度,還可以擺脫美國衛星導航系統的控制,並造成美製飛彈及需要美國衛星導航定位武器,失去國際軍火市場壟斷性與競爭力

此外,中共「太空科技研究院」已經開發出「陸基型」和「太空基地型」雷射武器,用來打瞎敵國衛星。由於共軍已經能夠把人送到太空,並安全返回地球,一旦中共「天軍」能夠把軍人送上軌道太空站,或者藉太空船在軌道運行時刻,親自操作部署在太空船或太空站上的「雷射武器」,並對敵國通訊衛星、雷達衛星、偵蒐衛星,或者導航衛星等,進行攻擊而其殺傷力及攻擊效果,將遠遠超過地面「雷射武器」。

中共的載人太空船發射成功、「神舟」太空船與「天宮空間站」順利對接,以及各項「反衛星武器」相繼露臉,顯示中共天軍作戰能力登上新台階。這種「天軍」能量已經刺激美國,積極從事兩手防範措施,一方面提升太空作戰能力準備,包括發展X-37B太空作戰飛機、近太空超高速精準武器(AHW),以及空中雷射攻擊機等;另一方面則是要求歐盟與日本,禁止對中國大陸輸出先進太空科技,以延緩中共太空軍事能力發展。

2016年共軍開始執行「軍事改革計劃」,把「天軍」納入「戰略支援部隊」,積極發展「聯合作戰能量」,作為抵銷美軍科技領先優勢「奇兵」。現階段,共軍運用太空科技發展軍力項目包括:(一)太空資訊戰;(二)太空反衛星戰,以雷射攻擊衛星,或運用電磁波摧毀衛星電子設備;(三)太空反飛彈武器;(四)運用太空武器攻擊地面、空中或海面的重要軍事目標。據瞭解,共軍規劃完成「天軍」組建部署,把太空科技與軍事力量結合起來,打造陸、海、空、天、電磁頻譜,以及網路空間的「六維兵力結構」。不過,中共「天軍」能否突破美方對「中」高科技禁運,讓「天軍」能夠支撐「聯合作戰」架構,則是另一個值得密切關注重點。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在「2022全球威脅評估報告」指出,共軍為反制美軍介入印太戰局,正積極發展高科技武器,提高奪取制空權、制海權、制網路和電磁頻譜權,以及增強遠海和太空控制能力,並部署新的地面和天基「反衛星武器」(ASAT)。隨著共軍北斗二代衛星定位導航授時通訊系統,完成47枚衛星發射部署後,已經能夠有效覆蓋全球,為共軍的新型核導彈潛艦、巡弋飛彈,以及東風41、東風26、東風-21D反艦導彈、東風17等,提供精準的定位導航服務,成為嚇阻美軍介入印太地區戰略威懾能量。

此外,中共「神舟」系列太空船接連發射,其主要任務包括執行與「天宮空間站」對接、建立太空船天地往返運輸系統能量,以及實驗建立太空站與太空船間多個對接口等。顯示,中共雖然被美國排擠在「國際太空站」合作團隊外,反而更加積極發展自主「天宮空間站」,強化太空船與太空站載人運輸活動,建構完整的「太空作戰能量」,因為中共決心發展成為世界強國,必須突破美國限制其發展太空科技的重重約束。

針對共軍積極發展太空軍事能量,美軍面臨巨額國債壓力,但近年國防預算已著重高新科技研發項目,同時還積極推動國防轉型,開發「全球即時打擊能力」作戰系統,結合高能雷射武器、太空無人戰機、GPS衛星定位導航、高軌道偵察通訊衛星,以及地面特種部隊作戰能量,使美軍能夠在一小時內精準攻擊,世界上任何一個關鍵政治軍事目標,達到「斬首行動」戰略威懾效果。此前,美軍「擎天神五號」火箭接連把太空紅外線系統同步衛星,送上衛星軌道,即在強化美軍太空反導彈系統能量,讓美「中」太空軍備競賽進一步升溫。

中共「太空實戰力」已日益增強,並發展令美軍側目的「反衛星武器」。共軍最新研發的核動力衛星,做為搭載天基信號干擾器的攻擊平台,已在2015年完成地面實驗,隨後在2020年間發射第一顆核動力衛星。這種搭載衛星干擾器的核動力衛星,可提供干擾器所需要的大量電能,而且不會受限傳統衛星電池系統盲點,更重要的是這種核動力衛星體積較小,便於搭載火箭進行發射,並為衛星訊號干擾器留出空間,成為機動性高而且殺傷力強的太空「反衛星武器」,並對美軍執行「全球閃擊戰」造成牽制作用。俄羅斯專家強調,中共在這方面的潛力「相當大」,而美國對此已感到不安,並開始準備對付中共策略。

2022年8月,美軍戰略司令部司令理查德在「太空與導彈防禦研討會」指出,中共已成功測試「世界上從未見過的能力」,讓「預警時間縮短、歸因困難」,對傳統的太空與導彈防禦系統,以及部隊的威脅將增加。美國防長奧斯丁、副防長希克斯與政策次長卡爾等,9月6、7日召開「國防政策委員會」,並由美國防部太空政策助理部長普拉姆,向該委員會簡報《太空戰略評估》。根據公開的會議議程,奧斯丁等討論「中」、俄在「反衛星武器」(ASAT)、「部分軌道轟炸系統」(FBOS),以及空對地武器潛在發展,如何影響美國的威懾與戰略穩定,同時構思美國戰略選項,應對「中」、俄發展這類能力的新威脅。

四、美國太空軍制「中」謀略與戰略意涵

川普總統2018年6月18日在「國家太空委員會」會議上,責成國防部長馬提斯積極組建太空部隊,成立美軍的第六軍種維持太空戰場優勢,並希望國會支持美軍強化戰略嚇阻科技能量,建立明顯超越對手的先進軍力,達到嚇阻衝突目標,同時保證在衝突戰局獲勝。2019年12月21日,川普政府正式設置「太空軍」,成為美國第6個獨立軍種。2021年12月,拜登政府發布《美國太空優先事項架構》指導文件,強調探索、發展、運用太空能量至關重要。

當前,美軍優先發展能量包括:(1)有效的衛星定位、導航和授時系統;(2)測試高速遠距精準攻擊武器如X-37B太空無人戰機,以及X-51A高超音速飛行器;(3)全面更新戰略核武導彈能量,維持戰略核威懾領先優勢;(4)研發武器庫飛機,以大型空中平台,投射大量不同種類傳統武器,並由F-35等第五代戰機負責導引突穿任務;(5)運用GPS制導智能炸彈與雷射導引精準炸彈;(6)研發海基與陸基電磁軌道炮,以及空基雷射武器,建構低成本高效能的飛彈防禦系統;(7)強化維吉尼亞級核攻擊潛艦酬載模組,從垂直發射12枚戰斧巡弋飛彈增加到40枚飛彈能量;(8)發展車載網路無線電系統,應對通信衛星失效環境等。

中共面臨來自太空安全威脅則包括,太空偵察監視、太空行動自由受限制或剝奪、地面飛彈對衛星安全威脅,以及來自太空對地面目標的攻擊等。「美國導彈防禦局」正積極研製「太空多目標殺傷器」,預計在2030年以前美軍只要發射一枚「太空殺手」導彈,就可以摧毀多個太空目標,並癱瘓共軍人造衛星鏈路,使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失靈。同時,美、日、英正合作發展太空對陸、海、空目標攻擊能量,組成太空對地球「即時打擊作戰體系」,並對中共重要政經軍戰略據點構成威脅。此外,美軍為應對共軍迅速提升太空與反衛星能力,並可能擊落或癱瘓美國軍用衛星,讓美軍「衛星網狀化」戰場管理系統失靈,已經發射數枚同步太空動態感知衛星,向意圖破壞或攻擊美軍衛星國家,發出「威懾」訊號,強調美軍衛星在受到威脅或攻擊時,一定有能力報復。

1980年代,美國雷根總統曾經精心設計「和平演變」蘇聯,先祭出「太空戰」威脅引誘蘇聯落入軍備競賽陷阱,讓莫斯科被迫投入大量資源,但卻拖垮民生經濟發展與政府財政,導致人民生活困苦;同時,美國中情局運用諜報戰手段,破壞蘇聯石油與天然氣「運輸控制體系」,重創蘇聯主要財政收入來源;此外,雷根總統還邀請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到西歐訪問,讓蘇聯人民透過電視看到自己的生活與西方社會差距懸殊,產生「相對剝奪感」,進而對蘇聯體制失望不滿並要求改變,成為壓垮蘇聯共產黨政權最後一根稻草。川普總統於2018年責成國防部組建「太空軍」,並於2019年12月21日成軍,應對「中」俄兩國太空威脅,拜登總統上臺繼續支持「太空軍」擴編,似有與美國前總統雷根推出「星戰計畫」謀略,異曲同工。

不過,當前中共綜合國力遠遠超過蘇聯,川普與拜登對習近平發動「太空軍備競賽」,誰能夠站到最後恐怕連美國都沒有把握。更何況,川普與拜登都面臨巨額國債壓力,還要求國防部花大錢組建「太空軍」,勉強「舉債強軍」無異飲鴆止渴。美國戰略司令部已經證實,中共戰略核導彈潛艦相繼成軍出海巡航,突顯共軍擁有攻擊美國本土戰略核武報復能力。同時,共軍試射東風41型洲際核導彈接連成功,讓這項射程達12000公里的核導彈,成為覆蓋美國全境戰略核威懾能量,而且具有高度嚇阻與報復可信度。北京當局似已參考「蘇聯垮台經驗」,冷靜應對太空科技競爭,繼續按照規劃推動「太空計畫」,未隨美國起舞落入太空軍備競賽陷阱,恐讓川普與拜登意圖仿製雷根「星戰計畫」謀略落空。

五、習近平布局聯合作戰太空科技待突破

中共全國人大會議2022年3月公布,2022年度國防預算約2000億美元,持續增長成為全球第2大軍費支出國,僅次於美國約8100億美元,比台灣約150億美元國防預算高出15倍。不過,共軍戰力到底強不強?美國軍情機構與戰略智庫研判迥異,其間還牽涉複雜敏感國際因素,以及國內政治與預算角力。當美國為鞏固印太盟國友邦信心時,通常會強調美軍實力仍遠遠領先共軍,但是當國防部要向國會爭取預算時,會刻意凸顯共軍新威脅已迫在眉睫。

美國國防部與國家情報總監提出,《中國軍力發展最新評估》強調,共軍結構大改造後發展聯合作戰能量,強化陸海空「三位一體」戰略核武威懾力,加速部署北斗衛星定位導航系統,注資太空計畫與「反衛星武器」研發,增加海空機艦遠洋長訓密度,拓展南海島礁軍事化,建構海外軍事基地等措施,以提高全球性影響力,並可能在訓練攻擊美國與盟國目標,對美國優勢地位構成新挑戰。同時,中共經濟成長雖已減速,但國防預算預估在2028年前將超過3000億美元。此外,共軍正為台海「突發事件」做準備,而且可能對台灣發動奇襲,遏制阻絕第三方介入。

近年,中共進行中央軍委會大洗牌,聯合參謀部、政治工作部、戰略支援部隊,以及火箭軍等主管全部換成「習家軍」。從中共中央軍委會成員的海、空軍,以及火箭軍將領重要性提升,擁有科技背景將領受到重用,顯示習近平把軍力發展重點放在,增強戰略精確打擊與聯合作戰能力,探索以「斬首」、「震攝」手段,達到「巧戰而屈人之兵」的新作戰領域。不過,中共領導人對共軍實戰能力仍缺乏信心,並沒有意願將共軍投入戰場;同時,共軍推動結構改革造成新問題層出不窮,近6年來共軍發展聯合作戰體系,仍面臨新部門磨合、軍事科技突破難,以及訓練與人事管理方面重重挑戰。

當前,共軍雖朝向專業科技建軍發展,但政治幹部仍掌握「以黨領軍」尚方寶劍,主導人事升遷大權,若無法駕御聯合作戰與科技專業軍事幹部,恐難發揮現代化聯合作戰能量。同時,聯合作戰指揮體系是為應對新型戰爭的新型軍隊,必須打破「大陸軍主義」,更牽涉各軍種間權力競爭與資源配置角力。尤其高科技武器與人員的維持費用驚人,若無足夠經濟增長實力支撐,戰力將大幅衰退甚至尾大不掉,成為共軍的「爛尾樓」。

中共海軍已擁有三艘航空母艦,但還沒有執行全面聯合作戰能量,也缺乏維護戰鬥海域持久空優武力,而且執行航艦戰鬥群聯合打擊任務,仍需經過數年準備與訓練。另空軍發展雖有明顯進步,但自主生產第5代戰機發動機性能仍不穩定,成為空軍戰力成長結構性瓶頸。此外,共軍「北斗衛星」定位導航授時通訊系統,2020年間已完成全球覆蓋,並能追蹤美國航空母艦,或把軍力投射到關鍵戰略據點,牽制美軍行動自由度。然而,共軍聯合作戰體系依賴衛星通訊鏈路時,也將暴露致命弱點,因為美軍或許正等待此時刻,運用優勢「太空反衛星武器」摧毀「北斗衛星」,讓共軍聯合作戰體系癱瘓成為「白象」工程。

習近平組建聯合作戰體系是高難度系統工程,除牽涉各軍種與資源配置競爭角力,軍事專業幹部與政治幹部交叉運用限制,以及關鍵軍事科技自主能量不足等難題外,還面臨美「中」太空軍備競賽新挑戰,以及美國對中共封鎖高科技「雙斷狠招」。倘若中共高科技自主能量,在外購高科技關鍵零組件「庫存」用完前,還沒有開發出「自主供應能量」,恐讓共軍依賴太空科技的「聯合作戰體系」發展延遲。例如,「嫦娥5號」登月任務中,大陸國產化率達95%以上,靠進口關鍵器件約占5%,但所占經費率仍高達約20%。藉這個實例即可凸顯,習近平「強軍戰略瓶頸」仍待突破。

六、結語

當前,美國府會朝野認為中共意圖挑戰美國領導地位,必須出手遏制中共擴張威脅,防範美國優勢地位被中共取代。拜登政府布局「民主聯盟vs. 專制中國」新架構,聯合歐盟與日本管控先進技術流向中共。同時,美軍已調整作戰任務優先項目,加強結合印太盟國發展「AUKUS」、「QUAD」、「五眼聯盟」等,牽制共軍在陸、海、空、天、電、網等「六維作戰」能量發展。此外,美歐對中共「一帶一路」有戒心,已運用G7推出「全球基礎建設投資計劃」與中共競賽。
「中」美在經濟能量、軍事實力與高科技等仍有差距,首先,大陸在2020年「人口紅利」已消失,影響經濟持續成長動能,反觀美國則繼續享有「人口紅利」;其次,大陸能源存量與開發技術都落後美國,而且大陸依賴能源進口,美國則是能源出口國;第三,中共每年需向美國進口大量糧食與肉品,但美國則保持自給自足優勢;第四,美國擁有11艘航艦戰鬥群及數百架第5代戰機,中共的3艘航艦戰鬥群剛成軍,第5代戰機發動機性能仍不穩定;最後,中共的國防科技、高階半導體、電子與網路通訊軟硬體等,關鍵技術與零組件自主生產能量仍不足,追趕上美國仍需較長時間。習近平對「中」美綜合國力差距有警惕,因此決定維持與美、德、法、英、日、俄等國建設性關係,避免形成與美國直接對抗格局。

美「中」戰略競逐加劇情勢下,拜登政府仍有意推動美「中」軍事安全交流,首先是國防政策對話與資深軍事領導人員互動;其次是在擁有共同利益的領域,建立具體務實可行的合作;第三則是強化風險管理機制,防範軍事意外衝突。不過,從「中」方認為美「中」軍事關係的制約因素,主要在於美國對中共的戰略意圖懷有明顯敵意,並展現在對「中」高科技「卡脖子」狠勁,以及太空科技競爭域壁壘分明態度。「中」方認為兩軍能管控分歧,避免誤解誤判就已經很不容易。

為避免出現太空軍備競賽惡性循環,美「中」有必要在領導人峰會建立溝通機制。同時,兩國應開放交流太空站活動,促使「天宮空間站」與「國際太空站」,在國際互惠合作架構下,發展出太空科技交流新模式,除避免誤解誤判降低意外衝突風險,還可以團結人類應對來自外太空新威脅。此外,美「中」應增加太空科技透明度,包括:(一)軍事部門接觸與對話;(二)交換太空科技資訊;(三)交換太空活動準則、訓練計劃等。不過,這些太空科技發展透明化方案,仍然受到美國歷年《國防授權法》管制,更何況美「中」都把太空科技列為「極機密」,要談交換關鍵性預算與計劃,無異緣木求漁。

(原文2022年9月12日發表於國防安全研究院專題研討會)

%
熱門指數
分享 列印
6

文章表情 (你對這則文章的感覺)

回應意見
更多相關文章
國政分析 國安

共軍聯合作戰演習 勿等閒視之
曾復生 ( 2019年8月2日 14:26 )

共軍日前在東部戰區的舟山群島,以及南部戰區的東山島海域,同步實施由「中共軍委會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指導,劍指台灣的跨戰區級、多軍種聯合作戰軍演,已經挑起台海安全 ...

國政分析 國安

習近平強軍戰略罩門
曾復生 ( 2015年12月9日 17:00 )

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推出強軍戰略,規畫在2020年前完成領導管理,以及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適應打贏信息化戰爭要求,達成軍力與國際地位相稱目標。但是,習近平堅持 ...

國政分析 國安

共軍核衛星對抗美軍閃擊全球
曾復生 ( 2013年1月28日 16:31 )

美國總統歐巴馬於日前簽署《2013會計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明令禁止對中共出口、再出口或轉移人造衛星科技,同時也不允許美國企業委託中共發射衛星,此外,其對中共積極發 ...

訪客最新推薦文章
永續

二氧化碳產生量如何計算
胡思聰 ( 2007年6月12日 09:50 )

6月5日是環境日,許多環境保護的課題廣受各界關注。近來地球暖化的議題甚囂塵上,因此有關二氧化碳減量的問題特別受到重視。國內某環境文 ...

科經

惠台31條措施的牛肉上桌了
林祖嘉 ( 2018年4月17日 16:11 )

就在10日博鰲論壇蕭習會的同一天,廈門市公布了31條惠台措施的60條配套細則。在蕭習會上,前副總統蕭萬長向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希望 ...

社會

嚴肅看待單親家庭之於量質俱變的時代變...
王順民 ( 12月6日 16:45 )

一則關乎到單親家庭之量、質俱變的議題現象,實有其嚴肅看待之必要。 資料顯示:台灣地區每十戶就有一戶係為單親家庭,合計共有93萬戶 ...

訪客最新表情文章
科經

台灣及國際的醜態
吳文希 ( 2024年4月1日 16:00 )

前言 最近一段日子裡,臺灣境內發生好多不平常、不平靜的事件,諸如蘇丹紅污染的食安問題、金廈海域船難事件、桃園機場塞機亂象等,由此 ...

憲政

國民黨與民進黨憲政立場之比較
憲政法制組 ( 2007年3月7日 17:34 )

國民黨與民進黨在憲政立場上,有諸多不同之主張,本文將從國家認同、憲法架構、政府體制、憲政運作、責任政治、立委選舉制度、人事同意權 ...

教文

領袖的同理心
張瑞雄 ( 2022年9月1日 08:18 )

二○○九年八月,莫拉克颱風來襲,總統赴台東勘災,路上一對母子半路向總統陳情,「為什麼我們把票投給你,需要見到你時都見不到!」不料總 ...

空氣品質指標
名家觀點
  • ( 12月6日 16:58)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上個月12日在一場研討會上提出,「接受九二共識即等於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論調;而本月21日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接受電台訪問時又再說道:「接受九 ...
  • ( 12月6日 16:58)
    激烈的美國大選終於結束,大家重新回到本身關注的問題上面,然而由於川普選上,而他的許多行為與政策難以預料,因此現在仍然有非常多的國家和個人必需針對川普未來可能的政策進行分 ...
  • ( 12月6日 16:56)
    日前傳出,剛剛在加拿大結束的CPTPP執委會會議中,台灣想要在這一次會議中能成立針對台灣入會的工作小組,再次沒能成功。本來我們政府部門宣稱加拿大與台灣關係良好,這一次由加拿大 ...
  • ( 12月6日 16:54)
    日前,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宣布說,他就任就一件事就是要簽署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課徵25%的關稅,對中國大陸進口的商品則課徵10%的關稅。結果墨西哥總統立即回應說,如果美國對 ...
  • ( 2024年11月13日 09:13)
    國發會每兩年的人口推計公布了,有一些關於台灣的未來值得大家關切。一、二○二八年將脫離人口紅利,也就是工作年齡人口(十五至六十四歲)占比低於總人口三分之二,扶養比將高於○點 ...
  • ( 2024年11月13日 09:13)
    最近有立委關心全民健保的財務問題並舉行公聽會,會中有學者發言「最花健保費費用的老年人,在健保的貢獻反而最小。」並建議健保財源結構應增加資本利得的徵收。有類似想法者並不少 ...
臉書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