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為疏解民怨、貫徹居住正義,陸續限制貸款成數、特定貨物及勞務稅(俗稱之奢侈稅)、實價登錄及調高非自用住宅房屋稅等政策,雖產生嚇阻作用,但房價仍呈現價微漲量急縮格局。
土地資源有限配置失衡
為什麼政府的打房政策大打折扣?炒房元凶是房地產稅制偏低、游資過多、利率偏低及交易資訊不對稱;但最癥結還是土地資源有限,如何建構好的制度抑制炒房,讓房產回歸合理價格,恐需從國土規畫、產業配置、修正法規與土地供需及貨幣政策等,整體更改制度,配套來解決。
就土地供給而言,可考慮行政區域重畫。新北市上班族有三分之一到台北市工作,台北市約四分之一來新北市上班,基隆每天有16萬人到台北市上班,北北基已形成一日共同生活圈。隨著三環三線及大台北捷運的延伸建設陸續完成,整體交通將更加方便。但北北基合併後,也可能產生城鄉落差擴大及國家資源配置失衡等問題。
如果把北北基重新畫分成東、西兩個區塊,東北區為台北市,把基隆及新北市部分地區,像是新店、深坑、烏來、平溪、雙溪、汐止、萬里這一帶的行政區做個調整,改畫到台北市來,其餘地區則畫為新北市。
新北市與台北市都有一個港口,共用一個機場。這樣的調整不僅能擴大台北市的腹地範圍,均衡區域發展,也有助於透過區域內基礎交通建設與整合來分散人口,有利台北市的長期發展。由於低房價區域的納入與人口分流下,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必然能大幅下降。這樣的概念其實也是在區域與城鄉的均衡發展上的一個配套思維。
其他行政區也能用同樣概念重畫,像屏東發展較為遲緩、房價偏低,就是缺乏就業機會,沒有好的產業政策,如果能把政治的考量因素盡量排除,屏東跟高雄整併重新畫分,應有助於每個區塊的均衡、互補與發展,這些就是政府要去認真思考及解決的。
其次,應降低房地產的報酬率,如果炒房報酬率不夠高,民眾或投機客就會知難而退。長期來看,非自用部分適度提高持有成本是應該的。三是信用管制與提高利率,選擇性信用管制,對於第二戶貸款成數降低到4成至6成,是可行的貨幣政策。
提高所得降低房價負擔
最後,所得提高也是一種讓房價所得比降低的方式,而且是一種正向、積極的做法。如果我們在產業政策跟經濟政策能夠有良性、長遠規畫的話,我想房價所得比必然能會得到一些改變。
全球金融海嘯與金融重建基金(RTC)的殷鑑不遠。政府要如何許國人一個有盼望的未來?如何在居住正義與金融安定間取得平衡?同時也給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相關業者留點空間,不僅在政策與工具的選擇上,要分成短、中、長期,力道與分寸的拿捏,也考驗著我們政府的智慧。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會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