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認知與期待,本質上就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除非是天才指揮家,如何能奏出悅耳的曲調呢?
「十二年國教」從會考開始一直到近日的二免分發,所標榜的「適性揚才」、「就近入學」、「減少升學壓力」等理念,似乎已被批判聲埋沒了!光是特招一事,教育部就已疲於奔命,先有北北基的獨樹一幟,二招分發之後,新北明年不打算跟進,緊接著北市也來一招「一試兩用 先特後免」,地方首長親自宣示,張力猶大。
「十二年國教」何去何從,新教長一上台即面臨如何指揮「三重奏」?或許明後天,會出現其他主張,教育部將更難指揮。為此,筆者呼籲「回歸宗旨」,教育部可考慮全面「免學費」來支持「免試」,選擇走「特招」者,則維持中低收入免學費政策,明星學校仍可自行決定特招比例,不僅各縣市適用,在學齡人口數逐年減少情況下,還可產生自我調節作用,更重要的,也能平衡教育逆向補貼的現象。
話說回來,「十二年國教」強調免試精神,如今陷入「特招」泥淖,頗具嘲諷。筆者曾數度指出,「十二年國教」制度設計過於複雜令考生家長不知所措,計分比序方式與考試安排,不僅無法反應地區特性,也不符合學校與一般人期待。這就是「技術面擊垮理念」,反讓理念無法落實的實例!不論教育部下一步怎麼走,簡化流程,不要再讓學生與家長摸不著頭緒!
此外,教育部需體認,沒有一個改革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那麼多偉大的理想!去評估諸多理念與措施之間的矛盾是否存在,瞭解
台灣教育現況,選擇適當議題,妥善設計推動的時程與順序,才是務實理性的改革!對於「十二年國教」來說,瞭解城鄉差異與明星高中的存在均非一朝一夕,整個台灣某種程度是「能力分校」的情況,在這種結構下,改革的順位是什麼?
例如,交通方便的都會(如北市),「就近入學」的吸引力就沒有「就讀好學校」高;而偏遠地區的「就近入學」則是因缺少選擇性。換句話說,除非全國高中職「均優質化」,否則「就近入學」對部分人來說,仍難逃脫「教育階層化」循環,他們若要力爭上游,「進入好學校」仍是主要途徑,光憑這點,學生家長能不在乎嗎?這也是「特招」在某些地區、某些家庭受青睞的原因。
再者,推動高中職「均優質化」也不能將議題窄化成「消除明星高中」,因為成為明星來自諸多條件,包括學校地點、資源、校長的帶領與師生的努力。教育部當前著力點應在於提升「非明星學校」而不是「去」明星化。何況教育部每五年花五百億,不就是鼓勵大學追求卓越嗎?當大學朝向明星化時,高中學校培養學生進入這些「明星」大學,擋得住、去得了嗎?總之,教育部也應該看看「十二年國教」的上游狀況!
最後,未能充分瞭解台灣教改主體的特性,台灣「少子女化」速度快,各校招生已如坐針氈,今年升高中職,主要是民國八十八或八十九年出生的學子,當年出生數分別為廿七與卅萬左右,已少於可容納數,再過三年少五萬人,十年後高中職入學新生(民國九十九年出生)又會比現在少十萬人,要討論特招與免試順位,先想想「蘿蔔」與「坑」的結構,再來設計哪些坑先填滿?哪些坑需要變得更漂亮些?
(本文曾刊登於2014/08/17聯合報民意論壇)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