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推理論」(Nudge Theory),Nudge一字的英文原意是「用手肘輕推」,而輕推理論就是運用適度誘因或鼓勵、提醒等方式,在不限制個人選擇自由的情況下改變人的決定。輕推(nudge)一詞,來自於芝加哥大學兩位教授塞勒和桑思坦二○○八年的暢銷書。傳統經濟學一向認為人類是理性的,會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但兩位教授從行為經濟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發現人類總是傾向於做出較差的決定,所以需要高明的選擇設計,形成一股推力,協助人們做出有利的決定。二○一七年十月,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塞勒(Richard Thaler)教授獲得殊榮,他倡導的「輕推理論」廣受矚目,成為影響當今政府決策的重要理論。
早在塞勒教授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前,英國首相卡麥隆在二○一○年即宣布成立行為研究小組(Behavioral Insights Team),研究如何應用行為心理學及行為經濟理論去說服市民改變行為。這個小組後來被稱為「輕推小組」(Nudge Unit),由科學家、心理學家和政策專家組成,把理論應用到政府各部門,以提升執行能力和服務效率,起初社會普遍質疑其必要性與成效,但後來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也為英國政府獲致很高的成本效益。
「輕推小組」最成功案例就是利用一句提醒的話語,回收了二點一億英鎊的拖欠稅款,英國政府過去都會發信件給拖欠稅款的人,提醒他們要補繳稅款,但是「輕推小組」嘗試在信件中增加了一段話:「十分之九的人都按時繳納了稅款」,結果收到提示訊息的人,繳付稅款的比率提高了百分之十五。
小組成立五年以來,為英國政府帶來的額外收入已超過六點三億英鎊、為政府節省開銷近三億英鎊、為英國增加十萬名器官捐贈者、令遲交稅款的人減少了百分之十七,亦令政府資助的成人課程輟學率減低百分之三十六,並且協助英國各政府部門更加有效地執行政策。由於小組的成效顯著,引來各國紛紛效法;
美國亦於二○一五年成立「社會及行為科學小組」,而印度、新加坡、澳洲、加拿大等國家亦有類似部門的設立。
輕推型政府正蔚為風潮,
台灣,也在老百姓不知不覺中,政府加入了許多輕推的助力,例如斑馬線、腳踏車行車線的設置,讓行人不再隨意穿越馬路、腳踏車與行人分道;又如公車、火車、捷運、高鐵上設置博愛座,雖然偶有爭論,但至少提醒民眾要讓座老弱婦孺;又如個人所得稅由政府先代為核算,如果民眾同意就可依核算結果繳交,不僅省卻麻煩,相信也提升民眾繳交的意願。
香菸盒上的「抽菸過量、影響健康」,平常的「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都是善意的提醒,但也是輕推效用的一種,顯然的,輕推已成日常生活、政府施政經常的作為,也處處可見。
當各國政府紛紛仿效英國設立「輕推小組」之時,政府是不是也應成立類似的研究機制,一方面研究檢討現行各種「輕推」的效用,一方面設計新的「輕推」,用「輕推」來顯示政府的用心、關心與溫馨,也讓「輕推」協助台灣更快速的進步與發展。
(本文已刊登於2018.3.27人間福報第5版奇人妙事「百年筆陣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