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權協會日昨發布「兩千年台灣地區人權指標研究報告」,理事長柴松林指出,人權指標八個子題研究報告(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司法、文教、兒童、婦女、老人)結果,平均分數全部都不及格;其中除了兒童與司法之外,其餘六項人權分數均低於去年。
由於人權調查乃針對學者、專家、民意代表為主的「菁英」主觀意見,從1992年開始每年進行,以每年菁英樣本汰換一半的方式來進行選樣。鑒於菁英對於各項人權認知較為充分,較能夠從社會整體來評判政府推動人權的狀況;因此,每年各項人權指標分數,以及歷年間的變化,都相當受到各界的重視。此外,今年中國人權協會首次增加了網路調查部份,透過「明日報」網站,由網友們在線上回答各項人權問卷。相當令人驚訝的,網友們對於各項人權的評分普遍低於菁英的給分。由於網友對於人權的評價比較傾向於當下環境與自身感受的反應,這更凸顯當前一般民眾對於政府各項人權保障之不滿。
這次人權指標報告當中有幾項值得特別留意之處。在政治人權部份,「人民通信、通化的隱私受政府尊重的程度」創近四年來之新低,而人民對「金錢和黑道影響政策制定與執行」更為不滿,呈現相當低的分數;此外,菁英對「媒體的客觀性與自主性的評價」也相當負面。在經濟人權方面,最令人醒目者乃對「政府角色」的評價。根據調查報告的解釋,台灣經濟體制趨於惡化雖已有一段時間,然民眾期待新政府有所作為之際,新政府卻對股市的干預變本加厲,更斲傷了市場的機能。司法人權方面,雖然總平均分數略有進步,這除了反應近十年來司法改革的成效,也是對新政府掃黑決心的肯定。不過,報告也指出媒體時有未審先判的情形,以及偵辦過程刑求逼供的現象,都需要繼續努力改善。
在婦女人權方面,過去幾年得分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卻在今年受挫,其中對於婦女人身安全方面表現最差,而這個現象和治安的惡化有關。老人人權當中,以老人照護問題最令人不滿;此外,老人的社會參與和自我實現,都是最需要改善的項目。相較於去年,兒童人權雖略有改善,仍有幾項措施得分偏低,包括媒體對兒童的教化,兒童的休閒娛樂與文化活動,以及媒體處理新聞事件是否尊重兒童隱私等議題。
最後,在社會人權方面,除了在憲法所保障的公民自由方面,菁英的評分為1992年以來之新低,在社會正義所涵蓋的「族群」、「福利」、「勞工」、「環境」、與「言論」人權方面,也呈現了倒數第二的情形。其中,菁英對「環境保護」評價甚低,對「勞工與失業」相關議題也感到相當不滿。這一方面在反映過去一年來「九二一大地震」復建工作遲緩以及颱風所帶來的水災與大自然的反撲,另一面也反映了台灣地區失業率竄升,今年下半年已超過3%,而中高齡失業情形更有惡化趨勢的現象。
兩千年人權指標調查是對於過去一年來政府推動各項人權的評價,由於這段期間經歷政黨淪替,調查所呈現出來的結果,不能完全怪罪於新政府;然因為改進各項人權的機制主要是當前的執政者,人們自然會給予較高的期待與壓力。近來民間不少民調出爐,其實也反映了當下民眾共同的心聲。簡單地說,台灣目前最迫切的問題,是政治不確定所引發的經濟與信心危機,而這個信心危機,不只是發生在民眾身上,也在政治人物與各級政府間。而日前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耳也宣佈,將台灣主權評等從「穩定」調降為「負向」,政府絕不能坐視此現象。我們建議執政者須務實面對當前各種狀況,回歸憲政體制,以制度來解決問題,才能夠建立全民的信心,各項人權的改善才會有希望。當然,在野黨也不能作壁上觀,也應共同來為台灣地區人權來打拼。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89.12.10中央日報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