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很愛罵對手搞「認知作戰」,說
國民黨、民眾黨,以及任何批評民進黨的人是中共同路人,或是被中共與賣台者洗腦。在他們的話術中,只要是腦袋清醒的自主公民,就不可能對民進黨有意見。
這套說法複製了國民黨威權時期的套路:對大有為政府不滿的人,大概都是匪諜滲透,或是三合一敵人(共匪、台獨、國內陰謀分子),至少也是被共匪洗腦。一個成天講
轉型正義、檢討威權,教大家要「挺民主」的民主進步黨,學的居然是古早時期的國民黨!
時代進步了,綠色認知戰也充分應用當代科技。從前的國民黨塑造「政府永遠是對的」氣氛,是靠壟斷媒體、教育,加上對政治言論的嚴厲管控。當今的民進黨則靠:一、影響媒體;二、影響教育;三、社維法與各種管制假消息的法律;四、網軍。前三項與戒嚴時期的伎倆本質相同,只是在民主時代控制力道弱一些。但「網軍」則是當前塑造寒蟬效應,撲滅反對聲浪的新武器。
政府、政黨、政治人物可以豢養一堆網軍,隨時出征那些發表對「本黨」不利言論的人,也可以給自己人灑花,塑造「好棒棒」的效果。這些網軍有帶風向、設定議題的效果。再加上網路世界的從眾/從聲量效應,一百個網軍即時留言,可能造成一千、一萬個同溫層擠上來。網軍出征,寸草不留。這種壓力馬上使得一般「善良百姓」撤下貼文、轉向、道歉,從此打消批評「大有為政府」的念頭—業餘的網路使用者,哪裡能跟專業軍團交戰?於是傭兵戰勝公民,所謂的「觀念自由市場」被少數人刻意破壞競爭秩序。
這樣的網軍不僅反民主,而且對弱勢群體權益更是不利。民主政治本應是政府聽人民聲音,回應社會批評。現在有了網軍,政府可以「製造」所謂「人民的聲音」,同時鎮壓一切批評的聲音,是使民戰慄的「恐怖攻擊」。尤有甚者,政府出資的網軍,甚至是用納稅人的錢來打納稅人,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是惡行之最。
弱勢群體更陷入困境。他們本來就要面對社會歧視,但從前在傳播成本較高的時代,弱勢群體還可以靠著努力上街頭、上媒體,爭取一些曝光度及同情。例如,婚姻移民雖曾面對不少人的歧視,但絕大多數人的歧視心態不會公開廣播。只有公眾人物偶爾說出不當言論,才會受到注意。這時,新移民姊妹上街頭、投書抗議,許多媒體與社會賢達出言批判,公眾人物屈服而道歉。
然而,在人人是自媒體的網路時代,新移民就算再上街頭,聲量也遮不住那鋪天蓋地的網路仇恨言論。於是什麼新移民「洗人口」的鬼話都可以到處傳布。民進黨政府了解言論市場的破口與可操作性,專門拿弱勢群體開刀以求政治利益。看看躺著也中槍,遭到民進黨拿不實資訊羞辱,又受到許多網民歧視的大陸配偶及其兒女,要怎樣發聲反擊?
未來擁有調查權的立法院,至少可以做一點事:為調查預算法「1450條款」(62-1條)的執行效果與修法需求,要求政府宣傳費用的執行單位,以及民間各「網軍業者」或「得標業者」至立法院作證,具體說明到底哪些網軍是政府宣傳費用買的?為什麼沒有依法「明確標示其為廣告且揭示辦理或贊助機關」?誰要負責?網軍一旦要揭露「政府出資」,效果就會大幅降低。
一向聞網軍喪膽,風向不對就先打自己人的國民黨,有沒有興趣,為了你們自己也為了
台灣民主,認真一點立法,在此扳回一城?
(本文刊登於113.03.12聯合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