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總統府,蔡英文總統出席「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
新一屆立院報到以來,在三黨不過半之下朝野攻防不斷,爭取國會運作主導權。
民進黨亟欲延續過去8年完全執政優勢,當作
賴清德新行政團隊的後盾;
國民黨與
台灣民眾黨則希望能彰顯國會自主、對新政府政策有效發揮監督功能,進而尋求執政的機會。而在朝野攻防當中,《反滲透法》是否應檢討修正是政壇近期最熱門議題。
為何僅有短短12條條文的《反滲透法》會成為朝野短兵相接的焦點?最大癥結不僅是因為其指涉範圍過於模糊籠統,成為執政者恫嚇村里長與一般人民的武器,更由於這是當時民進黨以「國家安全」為由,未經朝野辯論協商、恣意以多數票強行通過的法案,從頭開始就違反民主程序,只為滿足民進黨「聯美抗中」的政治私利。
民進黨為了遮掩其反民主行徑,甚至抹紅馬前總統大陸行與修法提議,全然無視於此法戕害人民基本人權與人身自由。事實上,強烈要求修改、甚至廢除《反滲透法》的聲音並非此時才出現,而是去年
總統大選期間屢屢爆出檢調大動作調查
兩岸交流狀況,國民黨只是反映人民心聲。許多基層村里長在組團訪問大陸後,陸續遭到檢調單位以違反《反滲透法》為由而被偵訊與調查,理由是他們接受對岸(該法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的招待並支持特定候選人。
問題是,國家機關豈能用如此莫須有的罪名指控這群基層村里長涉嫌違法?甚至恫嚇他們涉及淪為中共「在地協力者」之嫌?當時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就表達強烈抗議,認為政府不該在沒有明確犯罪證據情況下,就隨意傳喚人民。到現在為止,尚未聽聞檢調單位偵辦的村里長涉嫌違反《反滲透法》案件遭到定罪;但連一般民間旅遊都要以法律限制其行為,顯見民進黨對兩岸交流深感恐懼,甚至認為將危害其政權。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就點出該法之爭議,認為「《反滲透法》有太多規定是不確定的法律概念,也讓檢調的解釋權過大」,強調「要把真的涉及危及國安的行為,規定得更加明確,而非像現在一樣太過抽象模糊,特別是在選舉期間,拿來做對付異己的工具」。
然而,民進黨竟強烈反對修法以彌補適用範圍模糊的漏洞,這豈能稱為為人權奮鬥的政黨?賴清德要「國民黨審慎思考對國安的影響」,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甚至還表示應「強化事前預防功能」,任何「和滲透來源有接觸,一開始在行政上就要先啟動調查」。
國家安全應是所有國人最關心的焦點,沒有人會反對此一說法,因此與國安相關法律都有必要性。不過,任何法條也不能將溫和主張兩岸應對等往來的國人都當成潛在敵人,甚至有依政治立場差異而有選擇性辦案的疑慮。民進黨現在竟連一般交流接觸都認為應納入管制調查,豈不與賴清德希望兩岸恢復健康有序的交流背道而馳?
民進黨聲稱有多年兩岸經驗的邱垂正將出任賴清德政府陸委會主委,代表新政府的兩岸政策溫和不挑釁。若說兩岸交流是常態,為何國民黨登陸是賣台,而民進黨就是愛台灣?政黨相互質疑對方是民主政治的日常,但法律絕不能帶有任何政治色彩。當年行政院並未提出《反滲透法》任何相關版本,任由民進黨立院黨團以多數席次強行通過自己研擬的條文,明顯違背民主常規,現在正是好好檢視的時候了。
(本文刊載於113.04.23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