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總統選舉藍綠兩黨得票的差距,可以說是複製了今(二零零八)年一月十二日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的結果,雖然說謝長廷陣營一直打的是「逆轉勝」的選戰,但是結果證實不但沒有逆轉勝,反而在某些原本立委並沒有獲勝的南部地區,馬英九的選票勝過了謝長廷,而能更進一步的攻城掠地。
以得票率來說,一月十二日的國民黨得票率為百分之五十一點二三、民進黨為三十九點九一,當時的投票率是約百分之六十、這次投票率則是百分之七十六,由於一月十二日的得票率還有無黨籍及其他小黨,所以若是將藍綠兩黨一月十二日的得票率來換算,則國民黨得票率應是百分之五十八、而民進黨則是百分之四十二,與這次總統選舉的兩黨得票幾乎一致性。
更重要的是,馬英九這次得票數達到七百六十五萬八千票,是史上最高,不但比陳水扁當選的兩次票數都高,也比一九九六年李登輝的得票數高,這種史上最高得票是榮譽,也更是責任,一方面七百六十五萬人對他有期待,另方面投給謝長廷的五百四十四萬票民眾也對他有「看他能不能做好」的壓力。
這種期待與壓力,其實都是馬英九肩膀上的重大責任,馬英九能不能輕鬆應對,必須要看他未來能不能夠將競選的承諾實現出來,讓台灣民眾有幸福生活、安樂社會,否則這些期待與壓力的責任,將使他未來的施政步履艱維。
其實要把台灣民眾對馬英九的願景,區分為期待與壓力也未必正確,因為在全台灣地區二十五個縣市中,馬英九除了南部五個農業縣小輸外,贏得了十九個縣市的勝利,而且連過去說他「跨不過濁水溪」的南部都市,如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他都獲得了勝利,所以幾乎是所有台灣民眾都不分區域投票給他,這都是一種託付與期待。
民進黨之所以從二零零四立委選舉、二零零六縣市長選舉、今年一月十二日立委選舉、到三月二十二日的總統選舉都一路大輸、越輸越多,必須要能夠深刻的檢討,我認為他們之所以一路輸下來,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陳水扁治國無能、經濟低迷,使得民生問題極為嚴重、痛苦指數大幅上升,而扁政府卻還是貪腐頻傳,這是民眾沒有辦法支持他們的深層原因之一。
其次,民進黨本身沒有政績也就罷了,但在競選時卻更是絲毫沒有反省,反而打起了污衊對手的抹黑泥巴戰,不但污衊馬英九與其親人的人格,甚至還出現了莊國榮、江霞等穢言穢語的說法,更是令國人對這個政黨徹底失望,所以民進黨與中間選民從競選開始後更是漸行漸遠。
也就是基於這兩項因素,所以有許多年輕人、婦女都紛紛出來支持馬英九,把民進黨打的族群、省籍等意識型態全部都不只是抵銷、更大大的領先了。
所以過去台灣民主化的進程中,由於藍綠的政治板塊各有勝負,而有所謂北藍南綠的板塊分佈的劃分,但是現在則由於民進黨政績的腐爛、與選舉策略的失去人心,使得馬英九輕易的跨過濁水溪,才獲致昨天的選舉勝利成果。
所以民進黨未來如果不能認清他們這次失敗的原因所在,就將會形成未來繼續被台獨基本教義派綁架的窘狀,而越來越被民眾所唾棄,或是開始形成深綠與淺綠分裂的態勢,如果走上這條路,其實對台灣未來的發展並不好,民進黨未來的領導者必須要認清失敗的真相,這才是負責任的作法。
(本文刊登於2008-03-23╱中華日報╱第A5版)
(本文代表作者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