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一詞源自日語,原指普通人或平凡人之意,現在也被普遍作為「在某一領域未經正規訓練、但以其經驗、興趣和熱誠所持續的參與者」的代名詞,因此,台大醫師
柯文哲參與台北市長選舉被視為是「政治素人」。作為「政治素人」,柯文哲確實有其清新的一面,但是,當同時也是一位「性(別)平(等)素人」,可就讓人不敢恭維了。
柯文哲在今(103)年2月6日舉辦了新書「白色的力量」座談會,柯文哲在書中提倡新文化運動,點出
台灣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提升每個國民的思想水準,提及蔣渭水當年所說「台灣是世界文化低能兒」之斷言,於現今似乎都還適用。事實上,台灣醫界聯盟更早在去(102)年12月25日舉行了一場「台灣需要白色的力量」記者會,便邀請柯文哲擔任代言人,而柯文哲在會中即表示「台北市長選舉是一場文化運動」,更在會後受訪表示「年底選舉是價值的選擇」。
坦白說,柯文哲所提出的這些「抽象」的原則、理念,都是擲地有聲、令人動容的觀點,然而放到「具體」的個案、事件上,恐怕就難以通過最基本的檢驗了。
「性別」當然是每一個族群、社會、國家文化內涵的一部份,而「性別平等」則代表的是一種「進步」價值的選擇。柯文哲最近一連串富含「性別歧視」的言詞,毫無疑問,問題正是出在「性平素人」的上面,換句話說,在柯文哲腦海中所建構與性別相關的「價值」,早已是落伍且陳腐不堪的觀點。
即以「白色的力量」一書所載「當一個行業裡女性數量在上升,那就代表這個行業在沒落了」這句話為例,如果柯文哲依然堅持「寫的是自然科學的一種發言,如果不服氣,要學術辯論就來辯論」,那麼柯文哲應該絕對不知道,前哈佛大學校長桑默斯因為一句「女性在科學與工程學領域的成就不如男性,真正原因可能是兩性之間與生俱來的生物差異」,導致最後被迫辭職的結局。
再以對陽明大學醫學院學生演講,柯文哲提及「婦產科只剩下一個洞」、「在女人大腿當中討生活」而論,其幕僚則以「柯以幽默口吻講述醫學院中不同科別與科別中的笑話,沒有歧視的意思」為辭為其緩頰。殊不知,民國93年公佈施行的〈性別平等教育法〉也早已將「性騷擾」定義為:「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顯然,柯文哲沒有被提出校園性騷擾事件的檢舉,不是出於運氣好到不行,就是學生躡於師生間權力不對稱的結構,更可以歸責於柯文哲任教的學校,根本沒有認真落實性別平等教育工作的推動。
更令人不捨也不解的是,跟之前看到的許多案例一樣,男人明明犯了不該犯錯,配偶還是出面相挺。柯文哲近日這麼多帶有性別歧視、男性沙文主義的發言,柯文哲的妻子、醫師陳佩琪仍然在臉書發文,不止認為「就是一個『真柯文哲』罷了!」,還發出感性喊話,「家人的支持與陪伴,永遠在你身旁…」。陳佩琪此舉固然顯示愛夫心切,但是「女人何苦難為女人」呢?柯文哲不敢歧視配偶,並不代表柯文哲具有性別平等意識。
然而,柯文哲到目前為止連一句道歉的話語都沒有表示過,因為他認為「只有口頭上道歉沒有用」,而「必須從腦袋內改變過去盲點」,這又回到標準的柯氏風格:只強調「抽象」的原則、理念;「具體」的個案、事件經不起檢驗。
即使台灣真的需要白色的力量,我們總要問一下,這是「什麼樣」的白色力量吧?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