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More
2025/4/7 星期一 乙巳(蛇)正月初八(申時)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國政基金會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杭州南路一段
21°C
LATEST:
Covid-19(後)疫情時代對於觀光產業與學校教育之影響

Covid-19(後)疫情時代對於觀光產業與學校教育之影響

國政研究 教文

作者: 羅旭壯 ( 2021年6月21日 13:11)
關鍵字:生活模式 型態 最適合運動量

100%
熱門指數
分享

摘要

自2019年至2021年,Covid-19疫情帶給全球與臺灣重大的傷害,甚至死亡威脅,此也為全球人類應重視之首要問題。Covid-19疫情也重創觀光產業,也掀起對於學校教育影響波瀾,此時此刻Covid-19疫情改變人類過去既定的生活模式與型態,卻也衍生出人類需面對新的問題與挑戰,本論述藉此針對觀光產業與學校教育提出Covid-19因應之道,另也點出人類藉由最適合運動量之規律運動增強自身免疫力作為未來後續進一步探討參考依據。

壹、前言

自2019年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縮寫:Covid-19)至今(2020年6月6日)依據最新資料統計,全球確診人數為173,042,413人(圖1),死亡人數為3,723,025人(圖2);而臺灣確診人數為11,298人(圖3),死亡人數為260人(圖4)(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2021)。


圖1 全球Covid-19確診人數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2021)。


圖2 全球Covid-19死亡人數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2021)。

圖3 臺灣Covid-19確診人數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2021)。


圖4 臺灣Covid-19死亡人數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2021)。

觀光是21世紀經濟規模最大、成長最快、從業人口最多的產業之一,但卻也非常敏感且脆弱,2020年遭逢Covid-19衝擊,觀光產業成為疫情下的重災區,國際觀光、跨國旅行幾乎劃下休止符,UNWTO(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ited Nations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縮寫:UNWTO)估算,2020年全球非本國籍國際旅客入境人數已較2019年減少74%,期間觀光領域經濟損失約為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時11倍,全球觀光收益回到30年前規模,年度經濟損失預估達1.3兆美元,目前已影響1.4億名觀光從業人口,GDP估計減少1.5%至2.8%,2021年的此刻疫情持續擴大,尚無法預估控制或根除期程,全球觀光產業仍受到影響(易堅立,2021)。

在臺灣因為Covid-19疫情嚴峻,教育部長潘文忠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因應國內疫情警戒升級,為降低群聚感染風險,至2021年5月19日開始宣布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停止到校上課,大專和高中以下學校改採線上教學,至今也開始陸續有學校發現線上學習效果有限,尤其擔心自主學習與管理能力較弱的學生,長期遠距教學恐拉大學習差距,也有全國家長會長聯盟也反應孩子一天緊盯螢幕7小時,越來越多學生反應眼睛整天看電腦很不舒服,也有教師抱怨自己連上兩節眼睛就非常痠澀,有些孩子只有手機,螢幕更小,眼睛健康更為堪慮。爾後,教育部發函各級學校,考量學生學習效果及身心發展,教育部建議學校實施線上教學時間,以占每節課二分之一為原則(約20至25分鐘),教師仍可依學生學習年段及狀況,適度縮減線上教學時間(中央通訊社,2021;趙宥寧,2021;潘才鉉、陳雅玲、蔡容喬、馮靖惠,2021)。

易堅立(2021)與FUJITSU(2021)也論及,Covid-19正影響並改變人類過去既定的生活模式與型態,其中2019年至2020年GDP暴跌6.6%,數位化轉型加速了7年,工作環境安全與運營轉型中,網上零售銷售額增加率11.3%,觀光產業的入、出境,跨區域人流移動也受到Covid-19傳染威脅而停擺,線上教育頻寬、軟硬體設備、城鄉數位程度差異、線上傳播者對於新科技的操作熟悉度與接受度,甚至網路安全與數位資料外洩等問題,將是新一波Covid-19疫情附帶之挑戰。

貳、觀光產業與學校教育對於Covid-19因應之道

到底有哪些行業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的衝擊最大?參考李世珍(2020)根據2020年2月「經理人」與「東方線上」調查專業經理人結果顯示,18項產業類別中受傷最嚴重前5名的業別分別為:「觀光」、「休閒」、「展覽」、「百貨」及「零售」等,高達97%的專業經理人認為,觀光旅遊業首當其衝,尤其是旅行業、旅宿業、行程活動、旅遊相關交通運輸等;相對的,人身保險、網路電商、醫療保健、物流等業別,就短期而言反而受惠,但長期來看,各產業的經濟還是弊大於利,各產業必須找尋快速因應之道。

參考李世珍(2020)、陳華昇(2021)相關研究,提出觀光產業與學校教育對於Covid-19因應方式,條列如下:

一、經濟供應鏈朝向「短鏈化」與「區域化」趨勢。
二、避免經濟斷鏈朝向思考建立韌性供應鏈。
三、考量各國政府對疫情的防治和危機處理能力。
四、導入數位科技系統服務能力。
五、改善場域VR與AR服務體驗。
六、藉由大數據分析驅動掌握服務對象需求脈動。

林鳳琪(2020)提及,人類對於Covid-19疫情時代的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但肯定的是人類的關係正邁向各種新共生,包括:
一、國際新關係:從舊全球、去全球,進化到「新全球」。
二、環境新關係:從破壞環境、環境反撲,到「和解」。
三、產業新關係:從同行相忌、隔行隔山,到「合作」。
四、城鄉新關係:從都市集中、城鄉差距,到「共存」。
五、人機新關係:從人類主宰、機器取代,到「AI輔助」。
Covid-19疫情時代,未來沒有人可以獨活,沒有人能確切說出Covid-19病毒何時會消失,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地球所有人都安全之前,沒有人是安全的。」沒有人能「獨活」,「共生」將是唯一的活路。

參、結語

至今Covid-19疫情暫時無法有效控制或根除的此刻,抗疫同時,各國政府與各產業應更積極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藉由評估人身健康安全影響及疫情損害,研擬人類未來可能面對與處理方式,並藉機改善與優化觀光與教育資源,一方面除了藉由科技研發與完備疫苗有效性對抗Covid-19病毒外,另一方面缺鮮少專家學者提出最適合運動量之規律運動,增強自身免疫力是否也是預防COVID-19方法之一,此也可作為未來後續進一步探討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FUJITSU(2021)。後疫情時代的生活和工作。資料來源:https://bit.ly/2SOIhkz
中央通訊社(2021)。疫情嚴峻 全國各級學校5/19-28停課。資料來源: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5185011.aspx
李世珍(2020)。後疫時代中小企業數位轉型之契機。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8(4),54-63。
易堅立(2021)。當代觀光業面臨的安全危機威脅與應對-後疫情時代的省思。經濟前瞻,194期,125-131。
林鳳琪(2020)。後2020「共生」是唯一活路。遠見,八月號(410),116-120。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2021)。Covid-19全國疫情地圖。資料來源:https://covid-19.nchc.org.tw/
陳華昇(2021)。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變化趨勢之分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44(1),92-97。
趙宥寧(2021)。師生整天盯螢幕眼睛好痛!教部:線上教學占半堂課時間為原則。聯合報。資料來源:https://bit.ly/3cZfpwZ
潘才鉉、陳雅玲、蔡容喬、馮靖惠(2021)。停課延長 遠距教學出席率降、效果差。聯合報。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120960/5510148

100%
熱門指數
分享 列印
0

文章表情 (你對這則文章的感覺)

回應意見
更多相關文章
訪客最新推薦文章
社會

關於女尼養母被弒殺的人倫悲劇
王順民 ( 2008年6月25日 15:29 )

花東地區傳來慘絕人寰的弒親案,排行老么的養女因為不服出家眾女尼養母的管教,而萌生殺機進而鑄成大錯,然而,激情過後應該是要有它超脫 ...

社會

關於托育服務的多重性難題:從托育制度...
王順民 ( 3月31日 16:26 )

隨著社會結構的快速變遷,臺灣的托育服務面臨著許多挑戰,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臺北市50歲以上的保母比例從6年前的70%一舉提高至78%,而新 ...

社會

〈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實施與挑戰:亞洲...
王順民 ( 3月31日 16:26 )

全球各國對於病人自主權的保障,已然成為一項重要的醫療政策議題,臺灣於2016年通過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不僅是亞洲首部完整保障病人自主 ...

訪客最新表情文章
社會

讓罕病的病友、家人不再孤單…:一場亟需...
王順民 ( 3月28日 14:46 )

在當今的臺灣社會,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對於疾病的認識更為日益加深,然而,罕見疾病患者(rare disorders)這一議題卻是依然被忽視,特 ...

教文

博物館可以文創化嗎?
漢寶德 ( 2014年2月24日 09:02 )

近年來,政府的文化主管一直在動博物館的腦筋,國立的博物館負擔太重了,為什麼不能要他們設法自負盈虧?即使做不到這一點,至少要他們盡 ...

教文

我國博物館概況及問題
劉新圓 ( 2019年5月27日 16:21 )

摘要 我國博物館法於2015年立法,卻難以發揮作用。本文回顧博物館的起源、發展與定義,檢視台灣的博物館問題。發現正式立案的私立博物 ...

空氣品質指標
AQI: 24
臺北市(萬華): 普通
PM2.5: 15µg/m3(低)
資料來源: 行政院環保署
更新時間: 2025/04/08 00:00:00
名家觀點
  • ( 2月27日 13:51)
    網路上流傳著二○二五是「卡不列克數」(Kaprekar number),亦即,二○二五不僅是四十五的平方,而且四十五正好是二十加上廿五。有人稱之為「怪數」,西元紀元以來並不多見。 也真 ...
  • ( 1月20日 14:43)
    四十年前我考取獎學金負笈前往美國念書,在飛機上我仍在懷疑這是真的嗎?從念小學開始,放學後我就要幫父親顧店,在寒暑假期間擺攤子賺錢,心心念念要減輕父母負擔,至於進大學、到 ...
  • ( 1月9日 11:55)
    蔡政府八年只針對公教進行所謂的改革,對於財務缺口最大且較急迫的勞保,不僅不敢改反而以全民納稅錢每年千億來貼補。這顆「類改革」的續命毒藥如今留給了賴政府,當在野黨試圖為公 ...
  • ( 2024年12月6日 16:58)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上個月12日在一場研討會上提出,「接受九二共識即等於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論調;而本月21日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接受電台訪問時又再說道:「接受九 ...
  • ( 2024年12月6日 16:58)
    激烈的美國大選終於結束,大家重新回到本身關注的問題上面,然而由於川普選上,而他的許多行為與政策難以預料,因此現在仍然有非常多的國家和個人必需針對川普未來可能的政策進行分 ...
  • ( 2024年12月6日 16:56)
    日前傳出,剛剛在加拿大結束的CPTPP執委會會議中,台灣想要在這一次會議中能成立針對台灣入會的工作小組,再次沒能成功。本來我們政府部門宣稱加拿大與台灣關係良好,這一次由加拿大 ...
臉書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