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自2008年以來,透過兩岸之海基會與海協會共簽署了十六項協議,不僅使兩岸關係和緩,也使兩岸進入和平發展階段,但和平發展假定只停留在口頭階段,可能影響到兩岸間互信與和平發展。而確立兩岸和平發展必須有具體行動,才有可能可長可久。
自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北京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面時提出「一國兩區」後,在台灣內部引起不小震撼,尤其是民進黨全黨在謀求兩岸政策的轉型與全黨仍無共識之下,民進黨趁機轉移焦點猛力批判「一國兩區」,使得台灣內部再度陷入口水戰,以長遠觀之,確保兩岸和平發展唯有法制化一途,才能確保可長可久。
首先就「一國兩區」的法律基礎而言,「一國兩區」的概念明確刊載於中華民國憲法條文第十一條,該條文明確指出:「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而這正是「台灣與大陸地區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法源基礎,「一國兩區」的說法完全合乎憲法的規範。然而民進黨卻否認「一國兩區」,假定現階段中華民國是「一國一區」,不知民進黨所指的一區是否包含長江、黃河?喜馬拉雅山、崑崙山呢?還是只包括濁水溪、大甲溪呢?玉山跟阿里山呢?
再者,當年國民大會增定增修條文時,民進黨可說是熱烈參與,並且在增修條文前言中明白表示增修條文:「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民進黨在批判時卻罔顧過去自己之作為。況且民進黨執政八年,假定是真搞台獨,理應廢除大陸委員會並在外交部亞太司下增設中國科,才符合所謂「一邊一國」的主張,因此民進黨種種作為更可證明是為了選舉,而不是為了民眾的福祉。但民進黨也證明了在既有兩岸關係處理規範下,即便民進黨再提出更積進之主張,在無法取得立法院修憲門檻席次之前,民進黨仍得在法律之規範行事。
報載近來有學者向馬英九總統建議透過立法院立法在總統府下設立所謂「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確立兩岸和平發展政策之機構,這是正確的方向。一個有法源基礎的「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符合民主政治的精神,而且也可以避免被民進黨汙名化,對全民公開運作,取得民眾信賴。然而依據憲法增修條文,恢復「國統會」之運作或是透過立法使「國統會」具有法源基礎亦屬於憲法規範之內,而且「國統會」的恢復對於兩岸關係具有重大意義,一旦成真,等於球回到北京手中,北京勢必得對此做出善意回應。
馬英九總統曾說過中華民國要當全球中華文化之領航者,這是一項大計畫,也需要有具體的作為才能實現。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後,經濟的成就促使全世界刮起學習華文與講漢語的風潮,許多外國人紛紛將自己的小孩送到中國大陸學習華文與講漢語,據中國大陸統計目前教授華文之師資仍有近五百萬人之缺口。中華民國在台灣於過去幾十年來,提供了一個良好學習環境給其他國家有心學習中文的學生,例如成立於一九五六年的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目前每學季(三個月)約有一千七百個學員,來自世界各地七十多個國家,是全台最大最著名的以華語為第二語言教學的中心。
目前台灣有為數不少的流浪教師,裏面不乏有中文系畢業之學生,如何有效使這些閒置的教師資源,投入教授華文的行列,使台灣成為外國學生學習中文的優質選擇之一。在學習華文過程中,等於也把中華民國純正的中華文化推銷給外國學生,這裡面包含對於中華文化的認知、價值觀與由來,對於中華民國成為中華文化領航者具有正面的意義。
除了教授華文之外,中華文化亦包含宗教,台灣寺廟眾多且每年都有大型神明遶境活動,這更是台灣吸引不少大陸民眾與外國友人的原因之一。神明遶境在台灣被保存幾百年,這表示中華民國在台灣保護宗教活動的例證,也是確保中華文化中宗教活動的精華只有在台灣才能被看見,因此如何有效擴大推廣此類活動,與將之傳承下去是當務之急。
除了文化,有關正確史觀之建立,也是政府必須深思的重點。自從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8年的去中國化使得年輕一代對於「中國」的認知逐漸模糊與揚棄。加上每逢選舉,族群議題與國家認同屢屢搬上檯面,成為選舉的核心議題,使得「台灣」取代「中華民國」聲勢不斷高漲,唯有承認自己是台灣人才是政治正確,一切都是台灣優先,把台灣認為是世界的中心的自大心態,此等謬論居然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經歷四次總統直選後依舊存在,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中華民國自1912年建立以來,至今已過百年,生活在自由地區的人民,但卻不喜自認是中國人,試問中華民國的國民不是中國人,居然是台灣人?豈非國際笑話嗎?中華民國憲法明確規定領土包括大陸地區,治權目前僅止於台、澎、金、馬,不代表中華民國放棄大陸地區,況且環顧世界發展史,沒有一個國家會自願放棄領土,除非戰敗割地。最近蘇格蘭鬧獨立,試問英國首相願意主動放棄嗎?英國有自願放棄北愛爾蘭嗎?當然沒有,一旦放棄就是歷史罪人。當日本與南韓爭奪獨島(竹島)主權;東南亞國家爭奪南海諸島礁時,在中華民國居然有人主張畫地自限,願意放棄憲法上固有的領土?令人無法想像。
當中國大陸近年來不斷慢慢還原抗戰歷史真相時,當年為了民族生存奮戰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內戰播遷到台灣,居然也抵擋不住民粹,一切以台灣歷史為主,試問這樣對得起當年為了抵禦侵略者犧牲的先人嗎?不建立正確史觀,自由民主制度就無法在大陸引起更多人共鳴,因為台灣與中國是「一邊一國」,那大陸民眾又如何認同中華民國百年來的成就呢?又如何在兩岸和平發展階段潛移默化與改善與大陸民眾的距離感?又如何使兩岸繼續和平發展呢? 近年來有人主張「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此乃錯誤的認知,因為台灣是中華民國領土一部分,豈可代表中華民國呢?所以建立正確史觀已屬刻不容緩。
綜上所述,兩岸和平發展除必須法制化之外,我方更必須利用有效的人力資源透過教授中文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當然建立正確史觀更是必需,否則兩岸和平發展將是充滿荊棘。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原稿內容發表於101.4.8中央日報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