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derbar dk Wikimedia Commons)
璀璨焰火和倒數計時聲中,送走紛擾的二○一三年。面對馬年到來,人們滿懷著憧憬與期盼。
台灣民眾最熱中議論的話題,無非新的一年裡,經濟能否提振?
兩岸關係何去何從?
開春以來,
兩岸朝野人士紛紛發表讜論,有的呼籲
服貿協議應早日付諸實行,以催化雙邊商務進一步交流;有的倡言盡速安排「馬習會」,提升兩岸官方對話至最高層級;有的則提議在二○一四年開啟政治性協商,先以「和平論壇」打頭陣,逐步進入正式協商階段。看來不論這些經國大計能否「馬到成功」,今年兩岸相關人士將「馬不停蹄」是可預見。
站在台灣這一方,我們必須承認,過去若干年間,兩岸主客觀實力差距正持續擴大。比起大陸,台灣在國際地位、軍事裝備、經濟發展、市場規模、城市建設等方面,已大幅落後。
根據行政院陸委會公布的最新統計速報,二○一三年七至九月,台灣生產毛額(GDP)為一千二百三十二億美元,
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一點五八,反觀中國大陸同期數據,GDP二萬二千五百六十八億美元,經濟成長率達百分之七點八。
從平均所得來看,台灣固然具有三倍於大陸的優勢,但經濟成長速度只有對方五分之一,今天在中國大陸至少有四個省分的生產毛額超過了台灣。
就外匯存底而言,大陸排名全球第一,台灣居第四;就國際地位而論,中國大陸仍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台灣僅餘二十二個邦交國。
至於科技研發,中國大陸嫦娥三號上個月登陸月球,太空科技上的成就已與美蘇並駕齊驅。
眾所周知,台灣與大陸經大半個世紀分治,在不同領域中互見高下。單單以「國力」來說,雙方已經從兩軍對峙、旗鼓相當,轉而為大小有別、強弱懸殊。
猶記四十多年前,台灣退出聯合國,先總統蔣公曾高舉「漢賊不兩立」大旗,以明確區隔「本尊」與「分身」;李登輝時代提出「兩國論」,嚴格說是降格以求,勉強爭取一個「對等」地位,卻由於違反「一中」原則未能實現。
至今中國大陸更非吳下阿蒙,三十年前一場以「改革開放」為名的思想與路線的大調整,成功引燃東方大國再起的火種。雙方形勢的此消彼長之下,台灣想要繼續與對岸「平起平坐」,處處講求「對等」,恐怕會淪為一廂情願的奢望。
若用更宏觀的視角審度,未來兩岸關係可能會出現以下的趨勢:(一)兩岸繼續孕育出獨特的地域文化:台灣以美麗寶島聞名於世,成為最適合華人安居生活的樂土;大陸則以地大物博、人才和市場,坐穩世界超強地位。(二)兩岸因持續不變的民間交往和商貿依賴日深,使得人民距離拉近,武力爭戰的陰影盡去,台獨也在超強大國的招牌矗立之後,不再成為台灣人民的選項。(三)兩岸門戶洞開,民眾將可任意往還,頻繁進出,自主活動,會使得「兩岸合而為一個國家」的急迫性逐漸淡薄。
直到有朝一日,雙方的政經社會體制與彼此對自由民主認同度趨於一致,才會真正見到統一的曙光。不過,在那一刻到來之前,兩岸人民將不斷以實際行動表達他們對「未來中國」的立場。
近年來,一波又一波台商「鮭魚返鄉潮」;愈來愈多台灣優秀年輕人選擇登陸求學深造或發展事業;至於大陸新興中產階級對於台灣社會的祥和樂利、富裕繁榮及優質素養亟思仿效,更是不爭事實。台灣政壇人士主張兩岸分合必須經過公投,或許未來公投,選民是用腳,而不是用手投票。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已刊登於103.1.16人間福報/第5版國際兩岸/人間百年筆陣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