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2013年10月攝於臺北松山機場。)
復興航空公司於日前宣布停航並解散公司後,不但嚴重影響旅客與
勞工權益,並衝擊到整體觀光業的發展,尤其是觀光業受到大陸觀光客減少的影響,再加上興航解散,波及旅行社、飯店等相關產業,會不會產生系統性風險,導致整體觀光業倒閉的蝴蝶效應,值得關切。
在當前
兩岸關係低盪,
兩岸過去的黃金航線,因載客率不高的情況下,國內外航空公司併購復興航空的機率不高,而其他經營不佳的旅行社、飯店,看不到產業復甦的曙光,如果再缺乏有效的協助,可能雙手順勢一攤,引發骨牌效應,不可不察。
興航解散的背後因素很多,包括兩次的空難,損及品牌與消費者信心,加上亞洲開放天空,以及廉航的殺價競爭等。但兩岸觀光的下滑,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有鑑於此,兩岸觀光的急凍及觀光業的升級轉型,應是政府亟需優先處理的關鍵課題。
就陸客來台觀光的數據而言,陸客來台的間接、直接效益估計約為1,500億元台幣,再加上帶動的旅館建設、航班增加的飛機、人員投資,假設總共為2,000億元,扣掉一半成本,創造的GDP約為1,000億,占
台灣一年總GDP15兆多的比例約為0.67%。因此,如果大陸觀光客一半不來,則損失約為0.33%,似乎不大,但2015年台灣的GDP成長才0.65%,陸客萎縮一半,對台灣GDP成長率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其次,雖然大陸團客為一條龍,但產業供應鏈的飛機、巴士司機、飯店、景點、藝品店等從業人員多數為台灣人,攸關數萬、甚至數十萬人的生計。再者,自由行客人以台北市居多,只有大陸團客的八天七夜遊才會深入中南部、花東地區,影響較大的可能是中南部的從業人員。因此,政府心態可能必須調整,因為開放陸客觀光取得經濟利益乃天經地義,日本和中國大陸政治立場嚴重對立,但也沒聽說日本人排斥陸客及其帶來的經濟效益。
至於觀光業加值轉型,理論上容易,但事實上困難,因為觀光業有所謂的規模經濟,2003年時台灣的觀光客人數僅有300多萬人,當時華航、長榮是否有意願購置新的機隊,中正、松山機場是否有擴建、重新裝潢的誘因?昇恒昌是否有能力大修門面?當然沒有!原因在於缺乏足夠的觀光客源無利可圖,自然不會大肆投資以免血本無歸。同時,欲分散大陸客源轉而吸引日、韓、東南亞觀光客,需要長期投資且開發,絕非一蹴即成,而日、韓觀光客自認國家相對先進,在台灣的消費也以伴手禮、小東西為主,消費實力遠遠不如大陸觀光客。但欲吸引歐、美觀光客,則因台灣缺乏國際級的知名景點,如東京的迪士尼、印尼的峇里島、泰國普吉島等,自然無法吸引大量的客源。基於同理心及短期內無較佳的替代方案,政府有必要為業者盡些力量。
就政府而言,雖然推出貸款、減稅等六大措施,最近的國民旅遊激勵,以及3億元補助觀光業度難關。但當務之急還是穩住客源,或減少客源的繼續流失。其次,觀光局應和經濟部、文化部合作,規劃在中、南部或花東地區推動定目劇場。選擇固定場所,讓明華園、雲門舞集、優人神鼓、霹靂布袋戲等劇團可以每周固定演出,再配合規劃MIT的名品,推銷3C與文創產品、伴手禮;門票和禮品收入可達1千多元,其附加價值至少是目前的幾倍起跳。同時,為彌補台灣缺乏國際知名景點,可以選擇在中南部設立「民俗景點大觀園」,情商各地民俗活動業者,將鹽水蜂炮、宜蘭搶孤、台東炸邯鄲、蘭嶼船王祭等民俗活動複製及匯集,每月定期、定點舉辦小型的民俗大展,並透過宣傳,建立台灣的民俗活動品牌,吸引海外觀光客,讓觀光客在一周的行程內,可感受到台灣整體的民俗饗宴,進而吸引國際觀光客,拓展更多客源。此外,簡化醫療美容、遊學教育等簽證也有助於開發更多的高階客源。
在短期內,協助巴士司機轉型至公車,以彌補
一例一休可能帶來的人手減少,同時,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放寬遊覽車承攬國民旅遊的限制,但以二、三年為限,使其得以有緩衝調適期。另外,導遊的轉行訓練,觀光科系畢業生未來出路的規劃,均不容輕忽。另一方面,除了國民旅遊卡的鼓勵國內消費外,對於前往日月潭、九族文化村、墾丁渡假村等地消費的國內民眾,如能適用部分的租稅抵減(如20%)再配合當地業者的一、二成折扣,使觀光客得以享受六、七折的優惠,來鼓勵更多民眾以國內旅遊替代出國旅遊,也可舒緩若干觀光業者的壓力。
(2016年12月01日工商時報A2版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