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2010 French pension reform strikes。)
政府改革是社會發展的象徵,亦是國家治理的必要過程。自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已有68年之久,制度設計固然貴在可長可久,但此一時彼一時,早期的制度設計都有其歷史背景,隨著時代的改變,就既定制度進行修正,甚至廢除,皆是可以認同的政治作為。
蔡政府成立以來,推動多項政治改革,但在改革過程中,卻衍生諸多有欠周延的「流程治理」問題。如能在流程上周延而理性的溝通,相信政治改革必然可以獲致多數人的支持,即使是利害關係人亦將心服口服。政治改革的流程治理,本係當代新公共服務非常重視的理論發展,卻未在國內受到應有的重視,以致改革過程面臨層出不窮的抗爭,已付出難以估計的社會成本。所謂「流程治理」即是強調改革過程的周延性、補償性和最小破壞性,乃至溝通和尊重。
因之,改革規畫至為重要,不僅結合學者專家研擬行動方案,而且多方徵詢公民團體意見;尤其受影響的利害關係人如何使其不利影響能降至最低。此即是信賴保護原則的旨趣所在,亦是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的適用原理。
蔡政府將「軍公教勞退休
年金改革」視為立法院今年上半年會期最重要的優先法案,固然是「立法計畫」的規畫,由於軍公教勞退休年金的改革或廢除,皆須依法行政,因此,經由立法院修正相關法案,乃是必要「給付行政」的法制程序。法案至今尚在國防部、勞動部、教育部及銓敘部、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研擬,固然在蔡政府的「執政決策協調會議」上已有總體政策決定,但法案條文與政策提示並非同位語,需要精算。
此種年金精算除著眼於退休人員的所得替代率,更當考量公務人員薪資結構的特殊性,以及16年來未調整的潛在
低薪問題,並預測至少25年的經濟發展,始得決定究係採用所得替代率的8成、7成或6成,始能保障軍公教勞退休人員的「正常」生活機能之所需。
設若政治改革,尤其退休年金改革能有以上的基本流程治理,那些媒體的名嘴無論支持或反對,都會先做功課,不僅言之有物,而且持論有據。當然相關部會或院級政務人員,尤當依事實說方案,絕不以恐嚇方式放話;尤其法案的制定過程,公務人員的部分是考試院權責,憲法有明文規定,其他由行政院院會通過法案,再函請立法院審議。在過程中立法院何必強說如何如何?
院際各有職司,社會如能在理性思維中完成政治改革,豈有不為之的道理?身為國民的一分子,自然希望政治改革最好是寧靜革命,至少不要造成族群對立、社會不安,才是國家治理之大幸。
(本文刊登於1060216中國時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