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金管會位於板橋車站大樓第18樓。)
「台杉案」沸沸揚揚,
國民黨立院黨團稱之為「
民進黨搞錢2.0」,日前台杉聲明稿對於立委質疑的「搬錢三部曲」指出,2支創投基金規模達共達105.5億,除了國發基金,過半數投資人都是民間業者,與國民黨立委所認為近7成由泛公股投資不符。隨即有爆料指出台杉投資顧問管理公司資本總額1.26億,來自國發基金的5000萬、工研院100%投資的創新工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7500萬及台銀100萬,從其資本結構可知都是來自政府或政府的孫公司。
政府扶植新創產業本是一樁美事,「台杉」這家國家級投資公司與國發基金創新投資精神牴觸之處,參與投資的全部官股比例不超過49%為原則,但是「台杉」39.7%來自國發基金,另外59.5%來自政府捐贈成立工研院100%投資的創投公司,所做的業務與國發基金相同,卻可向投資該公司基金的泛官股銀行、中華電信、甚至國發基金本身等投資人「合法地」收取每年2.35%與2.5%的基金管理費,約3.4億的管理費。
再者,從國發會「產業創新轉型基金」1年多所投的幾個案子看來,其中如興與三顧都是借殼上市的公司。「如興」被立委黃國昌質疑國發基金參與的14.8億現增,拿去併購總經理孫瑒的中國玖地集團,之後又併購中和羊毛,並於併購中和羊毛1個月後,隨即宣布減資,一連串的財務操作讓人看不出經營績效,僅止於美化財表。
另一家產創基金投資的借殼公司就是跨足再生醫學的三顧,其獨立董事之一就是「台杉投顧」董事長吳榮義,產創基金扶植新創產業的亮點,卻被國發基金用來併購陸企美化財務報表與近親繁殖等話題掩蓋了。
台杉公司聲明稿宣稱2支基金募資並無不法,但目前各界的質疑在於,「台杉投顧」原始的資金來源皆來自政府及其孫公司,和其用50萬資本額成立的「台杉生技」所募集2支基金,「台杉水牛」與「台杉水牛二號」,其募資來源6成以上都是來自於泛公股的銀行與公司,但「台杉」的設立規畫使其投資內容無法公開讓民眾檢視,有損政府扶植新創產業的美意。
「台杉」日前的澄清稿,就如同吳音寧拿著《台北市政府投資事業管理監督條例》第9條,市府資本額未超過50%來規避市議會的質詢一樣引發爭論。台杉募資合法,但不代表背後毫無政治運作,立委揭露的「台杉投資管理委員會」成員皆是扁朝高官,可見一斑。
金管會去年12月底,放寬銀行轉投資事業規定從5%到100%是否量身訂做可受公評,
台灣經濟的確需要再一次的轉型,但以幫助台灣經濟轉型之名而行掏空台灣之實也不得不防,所以未來「台杉」如何幫助台灣產業再一次轉型,也應該要攤在陽光下讓大家檢驗。
(本文曾刊登於107.08.09中國時報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