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維基百科,2018年亞運印尼格羅拉·斯里維加亞體育場。)
中華代表團在雅加達巨港亞運會的優異表現,獲得國內媒體及國人讚賞,相較於南部連日水患及對岸對我打壓的負面新聞,運動健兒的佳績的確讓國人感受到運動的正能量,而須正視的議題是重新檢視教育部體育署的行政位階。
首先,體育署前身體育委員會,是行政院二級單位,民國一○二年調整為體育署,當初單純只是為了組織瘦身,就把組織位階降格。但當時討論體育行政部門架構時,其實有不同版本,如與文化部結合等。放眼其他運動先進國家的行政組織架構,如英國將運動、文化及傳播合而為一;韓國則是文化、運動與觀光部。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六都中已有四都將體育運動事務脫離傳統教育體系,改制為一級單位,包括九月一日才改制的高雄市運動發展局。換言之,地方政府都已經理解運動事務的重要性及價值,中央政府更應該重新檢視。
第二,體育早期的推廣重點都是在學校,並且視為整體教育一環,提供學童固定參與身體活動的機會。但隨著社會變遷及生活條件改善等,運動已經成為全民參與的重要活動之一,如學齡前幼童、高齡族群等都有客製化的運動硬軟體服務。加上各種大型賽事辦理、運動設施營運管理、競技運動員培養及國際事務參與等,這些專業事務都已經超越體育教育的範疇;況且,運動人口持續成長帶動相關商機出現,甚至形成產業化。顯見的,以身體教育為主的體育一詞已經無法涵蓋運動的多元價值及意涵,而國際亦將運動一詞視為上位概念;反觀國內如果仍將體育運動事務置於教育體系,似乎無法反映現今運動發展現況,也未能有效推動運動事務。
第三,本次亞運會代表團成績在金牌數、總獎牌數與整體名次雖然沒有突破過往最佳成績,但奪牌項目可說是遍地開花,許多運動項目都較以往有顯著進步,而運動員今日在國際體壇的亮眼成就是國家內部整體力量的呈現,包括經費近年持續增加、運動彩券盈餘投入,而國家訓練中心法人化也提供運動員較以往更穩定的環境,以及更多運動團隊的投入。
從去年世大運到今年亞運的運動成就不僅有助於凝聚社會人心,也向國際體壇展現國家力量,且近年體育運動事務受到媒體輿論重視的程度超越以往。毫無疑問,現今運動已經具備彰顯國家能量、凸顯城市治理、深化國際連結、擴大產業發展的重要策略工具,若要進一步落實運動多元價值,期待升格為運動部吧!
(本文曾刊登2018年9月3日聯合報第A12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