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維基百科,2018年亞運印尼格羅拉·斯里維加亞體育場。)
雅加達巨港亞運閉幕,中華代表團的主團體凱旋,本屆亞運中華健兒同心協力、認真打拚,將苦練多年的絕技充分發揮,贏得到17面金牌、總排名第7。平心而論,這一次的17面金牌的「含金量」,也就是和奧運金牌的「接近度」,還超過1998年曼谷亞運的19面金牌,所以將本屆亞運稱為
台灣的「金牌亞運」也不為過。
蔡總統宣布亞運專機3日進入台灣航空識別區時,由兩架帶有國徽的F-16戰機升空迎接、護機。高雄市政府日前將體育處升格為體育局,掛牌時代理市長和另一位執政黨的市長候選人,宣布將爭取2030年第21屆亞運在高雄舉辦。他們都很清楚,體育對台灣非常重要,亞運是榮耀台灣最好的方法。
運動員流血流汗、為國爭光,給這個多災多難的台灣帶來兩周的喜悅與驕傲,並且從亞運選手奪取金牌的過程裡,看到我們國家的實力與潛力,經過近10年的秣馬厲兵,修正戰略方針,我們已經從過去亞運休閒導向的金牌戰術,發展出一套更積極的「奧運級金牌戰略」;我們的體操、舉重、射擊、射箭、跆拳道、空手道,都可能在東京奧運得到獎牌,甚至指向金牌;這次差一點點未拿到金牌的田徑男子短跑、網球女雙也有可能在兩年後勇奪獎牌。
政府目前最重要的是召開「體育國是會議」,重新檢討國家體育政策,我們要審視體育運動對團結國家向心力,凝聚國民愛國心到底有沒有用?
我們是要以「競技體育」掛帥,正視「體育競技力量」,將各運動協會視為外交的一分子,努力培養國際體育人才,和各運動國際組織打好關係,爭取領導席位、積極為台灣運動員發言;還是讓體育署與一般民意代表和稀泥,將體育經費重點放在發展「全民體育」,編列許多經費應付國會議員的需索,將單項運動協會打成通通有獎的「全民協會」,阿貓阿狗都可以登記為協會會員,人人都可以成為理事長?
利用東京奧運辦理正名公投是一大笑話,行政院長
賴清德都已經公開表示「參加國際運動組織還是依據《洛桑協議》」,但還有人非常賣力呼籲連署公投。只是很有趣的一個現象是,除了1、2位過氣運動員參與外,所有體育運動人都一致反對連署。
中央選委會在最後把關時應體察國際形勢,考慮當下體育運動對團結台灣的膠合力道,慎思國際奧委會IOC過往判定「停止會籍」、「暫停會籍」的前例,正視參加亞運、奧運對台灣的重要性,不要讓這個不合時宜的「正名公投」阻斷了台灣體育邁向國際的路。
(2018年9月4日中國時報第A15版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