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分治70年,從熱戰到冷戰,從熱交流到冷和平,對立、競爭、合作,從來就只是表徵,而不是內核。由於懸殊的人口、土地與資源差距,因此兩岸比的從來就不是硬實力,而是治理效能。體制競爭,就是
兩岸關係的潛台詞。
從50年代到60年代,台海戰雲密布,兩岸鬥的是槍桿子,本質上還是清末以降的軍閥混戰。然而在國光計畫告吹,宣告兩蔣政權徹底放棄武統,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和統路線後,兩岸競逐,開始質變。從比誰軍隊多,到比誰的治理好。
兩岸比誰的治理好
在第一階段,
台灣經濟猛然起飛,大陸卻深陷意識形態與權力鬥爭,槍桿子不如人的中華民國,這回贏了筆桿子。然而這次的競爭,卻並未向過往般,血染神州。台灣的經濟奇蹟與體制優勢,反而成為大陸之所以能夠,以及必須改革開放的原因。從這個角度來看,兩岸的體制競爭,轉動了振興中華的齒輪。
第二階段,台灣雖然以舉世驚人的低代價,成功民主化,然而治理效能卻因各種因素,大幅消退,不僅經濟發展停滯、社會分裂,政治更是成為負面詞彙;反觀大陸,在30年勵精圖治後,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最近四中全會上,更是展現了前所未有的體制自信,宣示走一條中國特色的現代化之路。如今兩岸關係的課題,就變成失去體制自信的台灣,要如何面對體制自信的大陸。
這也形成兩岸民意的雙螺旋矛盾。一方面,由於台灣失去體制自信,談統一無疑就是被併吞,所以沒有談的空間;另一方面,由於大陸高度自信,因此更亟欲談統一,從而沒有不談的空間。
而在短期內還看不到大陸喪失體制自信跡象的條件下,對台灣來說,唯一能做,也是該做的,就是重建體制,恢復自信。否則,若無法改變兩岸民意的雙螺旋矛盾,兩岸關係最終只會以悲劇收場。而無論結局如何,台灣都勢必將付出重大代價。
那台灣人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了嗎?事實上,無論是精神還是物質上,目前都看不到準備好的跡象。以今年初
美國杜克大學的民調來說,越偏向「獨立」的人、
民進黨認同者,或是認為美國在台灣宣布獨立會出兵助台抗中者,越不擔心兩岸未來因統獨問題發生戰爭。從這個角度來看,兩岸主張越激進,越可能引發兩岸衝突的台灣人,反而越不認為中共會出兵,越不認為兩岸動盪台灣會付出重大代價。
然而現實真的有那麼樂觀嗎?大陸目前的軍費是台灣的25倍左右,而唯一有能力制衡的美國,根據芝加哥商會今年的調查,僅38%的美國人支持在大陸進犯時幫助台灣。兩岸關係,對大陸來說,是從國內層次思考;對美國則是國際層次;而只有台灣,才是兩岸層次。
即使台灣能在台海戰爭中獲勝,但國際政治並不是童話故事,永遠幸福快樂過日子並不存在。我們仍必須找到與大陸相處的方式,甚至將面對一個更敵視台灣的政權。和平,才是唯一能解決問題的選項。對大陸亦是如此,因為陸方對台的處理方式,將根本決定西方陣營對中的態度。中共有蘇聯幽靈,美歐亦有慕尼黑陰影。
和平才是正確選項
兩岸的體制競爭,曾經結束民初以來的軍閥內戰,將雙方都帶往現代化的道路。然而過去20年,台灣時常獨善其身,將兩岸交流做為生財工具。正是這種功利思維,讓大陸社會失去對台灣的信任。這絕非體制競爭。因此重建台灣的體制自信,必須要扣緊振興中華的藍圖。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兩岸即將的碰撞,以及讓兩岸走回和平穩定的正軌。
(本文已刊登於108.11.22 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