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吳敦義主席辭職後,誰來接棒,擔任過渡時期的黨主席,眾所矚目。其實,關鍵可能不在於誰是適當人選,而在於接任者能有什麼作為?
韓國瑜有超過500萬的支持者,但現在顯然還需沉潛;朱立倫沒意願再任主席,江啟臣和郝龍斌等人已表態,但都還沒提出具體改革主張。下任國民黨主席能否振衰起敝,目前還看不到樂觀跡象。其實,不管下任黨主席是誰,都有3項任務要承擔重任。
首先是最現實的財務問題。中央和地方黨部要維持正常運作,不能沒有經費。接任黨主席者,能不能周轉得過來,撐住門面是重大考驗。調頭寸,要有人脈,吳主席的面子,接任者未必能夠承接。所謂牆倒眾人推,黨看不到未來,找錢,就會更加困難。
其次,光有錢還不行。政黨要想長遠運作,沒有明確的政治目標與理想,對民眾就失去吸引力。如果大多數人,甚至國民黨裡稍微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不清楚國民黨到底有什麼政治理想,這個黨的沉淪衰微就是必然趨勢。
其實,國民黨應該是理念最清楚明確的政治團體。從黨史來看,黨的組建與存在,就是要讓包括
台灣和大陸在內的全中國,成為民有、民治、民享;自由、民主、均富的中華民國。黨魂如此,應為全黨共識,這也是中華民國憲法的基本精神。然而,今天,為了怕被抹紅或指責賣台,國民黨丟掉了在全中國實現三民主義的宏偉理想,變成只想偏安一隅的政客俱樂部,終於走到今天,成為讓
兩岸多數民眾都不再寄以厚望的衰弱組織。
所以,不管是誰接任黨主席,應該真誠勇敢地向大家說明,現實擺在眼前,台灣的安危與前途無法擺脫大陸因素,窮台的衝擊或防疫作戰,昭昭在目。論述台灣的未來,不能不從兩岸的大框架中思考方向,視角如此,才能看出國民黨的價值本就遠大於堅持一黨專政的共產黨,和不務實際、大搞台獨的
民進黨!這話能說清楚,國民黨才能再度獲得兩岸人民的尊重與支持。
最後,在這1年的過渡期,接任黨主席者,應該建構人才培植制度,讓有志於政治事業的年輕人,從念大學或研究所開始,就有進入黨部或公職體系見習的管道,經過不斷訓練與考核後,讓優秀人才循序漸進,承擔愈來愈重的政治責任。黨裡不怕有老幹,怕的是新枝沒有入門和成長茁壯的機會。這項人才培育工作,講了多年,兩蔣之後,沒有任何黨主席認真建構方案與制度。年輕人跟國民黨疏遠,自是難免。
總之,不管誰接任黨主席,只要能夠保住組織、喚回黨魂、引進人才,即使任期不長,在最壞的時機中,反而能有最大的貢獻。這是參選黨主席者,應有的認知。
(本文已刊載於2020.01.30中國時報第A13版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