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與華盛頓兩強18日於阿拉斯加展開對話,開場後雙方就產生激烈言語交鋒;19日溝通協商結束後,亦未發表任何共同聲明,其中結果不言而喻。筆者僅就各方媒體報導與專家評論未曾論及之處提醒:在兩強對話交鋒前,為求作業謹慎周密,必須兼顧雙方對話前後的多項要素,如此瞻前顧後審慎行事,方為大國外交必須要有的態度與水準。本文所論各項觀點,祈請先進不吝賜教。
首先,就對話談判前的準備功夫而言,自馬歇爾介入調停國共內戰開始,一直到特朗普政府執政前各個不同時期,美國政治學界對於中國共產黨在各項談判中所運用之策略、技巧與模式,都曾經進行過系統性研究。特別是1955年至1970年這段期間內,雙方透過駐日內瓦與華沙大使進行的共計136次會談。由於該類大使級會談是在雙方未具備外交關係下保持接觸與交換意見的重要管道,研究所獲成果對於日後雙方建立正式外交關係有重大影響。
而在“韓戰”期間,從1951年7月10日為試圖達成停戰協議在開城來鳳莊展開會談開始,後來再接續移至板門店談判,到1953年7月27日各方簽署協議為止,儘管雙方在戰場上開火交鋒,但在打打停停下展開的談判中所彙整收集的經驗與教訓,對於美國日後在巴黎和會與北越達成停火協議,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美國與中國大陸透過關係正常化過程,最後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在過去四十餘年中,雙方在各項議題上,通過談判達成大量協議。談判過程中獲得的資訊與經驗,對於任何國家與政府外交部門來說都是極重要的資產,方便其展開系統化研究與分析。但拜登政府是否可以從前述浩如煙海的信息中,歸結出可供參考之對話談判原則,就目前雙方過招手法與氣勢來看,仍然值得懷疑。
更重要的是,自2020年6月17日楊潔篪與當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夏威夷會談後,雙方關係就急轉而下,美國政府祭出多項制裁或是禁令,如此措施所產生副作用與損害,對於雙方關係影響極大。拜登政府上台若真是有意調整或是穩定雙方關係,掌握此項會談紀錄勢必是會前最重要的準備工作。
政權可以在政黨間交接輪替,但對外政策要想維持穩定可信,必有其連續性。因此,華盛頓若是要在阿拉斯加與北京認真對話,不論是“重開機”或是“再出發”,接續前次蓬佩奧與楊潔篪之會談內容是順理成章。但平心而論,就美國如今兩黨對立如此嚴重,政權交接又極度草率且充滿波折的情況看,很難相信拜登政府能夠抽出精力與時間認真思考前次會談內容之重要性。
外交擂台過招交鋒假若無法盡如人意,基本上就是因為高估本身、低估對手與錯估環境。美國雖為當前舉世超級強權,但若打算壓制北京挑戰其霸權,就必須以更謹慎態度,去理解與掌握北京多年來在國際社會各項談判中所展現的韌性,以及中國大陸外交官僚體系在準備談判時的認真程度與所下功夫。庶務細節力求周延,或許華盛頓更應反省為何雙方交鋒時無法討到便宜。
其次,西方媒體仍然在態度上自以為是,認定北京公開表述立場是為滿足內部政治消費,該思維充滿謬誤。如果對比雙方政權目前在各自國內政治所獲得統治正當性高低,以及政府透過有效治理所得到社會認可程度,就可知北京對外發言時,絕對沒有必要講狠話給自己人聽。
只要觀察美國與中國大陸輿情反應,就可理解大陸民眾雖然對北京強勢發言給予正面評價,但並未因此產生過度感性反應,反而是美國民主黨政府面對國會與在野黨的壓力,尤其共和黨不斷指控,民主黨執政後會對北京有所讓步與屈服。這時吾等理智判斷,究竟是誰要講些場面話滿足國內政治消費?
再者就要思考雙方在會談結束後,各自採取何種方式整理與報告本次會談結果。
北京方面是向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或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提報,後續再向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或政治局全體委員會議提報,這顯現出本次雙方對話所獲成果內容,以及後續所可能產生之政策影響力。不過,依據北京政治文化,這種訊息恐怕不太可能完全對外透露,只有從其他跡象旁敲側擊,或可領悟到某些蛛絲馬跡。
對華盛頓來說,本次對話結果是否將會列入最高層級國安會議正式議程,讓涉及美國國家安全的核心閣員都能夠掌握理解雙方互動狀況,仍要認真觀察其後續進程。畢竟美國國內輿情以及國會反應,對於美國政府行政部門來說會產生政策壓力,所以在本次雙方對話交鋒後,逐漸形成的主流觀點,將是影響下個回合對話之重要因素。
最後必須提到,在雙方對話交鋒過程中,因國際社會各個國家保持關注,所以不同國家政府高層以及當地媒體報導取向都會成為北京與華盛頓駐外使館掌握的重要信息。特別是華盛頓刻意交好與爭取,以便達成共同行動對北京形成政策壓力之對象國,其政府決策者如何解讀北京強力反擊華盛頓,對其對外政策會產生何種影響。這也是中美所屬情報機關國際情報蒐集的重點項目。
總而言之,北京與華盛頓過招對壘,不會只靠單個回合就能定出高下,但是雙方能夠對話總比對抗好。能回溯以往談判過程,運用經驗與教訓,同時顧念後續發展狀況,而非看到對話落幕獲得結果就立刻收尾了事,這才算是理解與掌握雙方未來繼續糾纏爭執狀態時,必須建立的基本認識。北京與華盛頓相互間的對話爭議,將是個不斷繞著跑道前進的馬拉松拉鋸戰,要是認為可以很快就有結果,這就未免太過樂觀囉!
(本文刊載於110.03.23 香港「三策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