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馬蕭就職典禮採較節儉的辦法,不安排各國元首分住五星級豪華旅館的總統套房,認為把貴賓們集中在一家旅館,住同樣的套房,有失待客之道。台灣外交處境困難,有此想法可以瞭解。但純就外交禮儀而言,並無不妥。
先從美國講起:我駐美十六年經歷四位總統,詹森因甘迺迪遇刺,福特因尼克森辭職,都是倉皇受命,沒有什麼就職典禮。另兩位尼克森與卡特當選就職時,也未邀請外國元首觀禮。因為自華盛頓開國以來,認為總統只是一個職務,不必像歐洲國王登基那樣,廣邀沾親帶故的他國王室來湊熱鬧,這就是美國深厚的民主傳統。
美國總統就職在元月廿日,華盛頓冰天雪地的氣候,對在國會大廈外露天看台上參觀總統宣誓就職的觀眾,也是一種折磨。台灣政要喜以接獲參觀就職典禮的邀請函,傲視同儕,其實透過任國會議員,都可弄到一封。雖有邀請函,往返機票、住宿和其他費用概須自理,哪有像台灣這麼慷慨的。
中南美洲承襲西班牙傳統,喜歡熱鬧。我在瓜地馬拉九年,每逢就職大典,中美各國總統自然齊集,南美大國就不來捧場了。基督民主黨首次民選的賽瑞索總統一九八六年元月就職,駐館早就呈報國內,派立法院長倪文亞為特使。就職前七天,忽接獲賽瑞索親筆簽名函,要請蔣總統經國來觀禮,實無可能。席氏在就職前夕,還來使館參加歡迎倪文亞的晚宴,但特使團機票、旅館、與當地交通費用,仍由我們自理。
一九九四年四月底,曼德拉當選南非民主化後首任總統;五月十日就職,是那年國際間的盛事。當時南非全國也只有十幾家五星級旅社,而應邀觀禮者有一百餘國的特使團,其中有四十餘國的總統。早在投票兩月前,我就訂下最大旅館的總統套房與九十五個客房,剛好夠李前總統、隨行官員與龐大的記者團住宿;美國大使館訂得也很早。
英國由菲利浦親王代表女王來慶賀,他只好住進英國大使官邸去擠一下;其餘各國元首更慘不堪言,有的須住到離斐京一小時外的城鎮去。但南非除就職當天的早餐與中午一場國宴外,概不負招待之責。這本是國際禮儀常規,我那時已是斐京外交團副團長,並未聽見任何一位大使有抱怨之詞。
與各國作法相比,外交部這次編列了九千萬元預算,對有邦交國來慶賀的特使團,一律致送頭等往返機票,安排高級套房與一應餐飲服務,出入均有加長禮車接送。無邦交國的外賓除機票自理外,其餘均享同樣待遇,已超越國際最高標準甚多。馬蕭決定採取較樸實儉約的作法,對提倡節約務實,導正社會風氣,更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刊載於97.04.07 聯合報第A15版,本文代表作者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