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2009年在路邊自找工作的墨西哥失業者。)
1980年代,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工業興起之後,與亞洲四小龍形成競爭,並隨雁行走勢,使台灣民生工業產值比率自民國66年起即告衰降,繼之石化工業產值比率於1986年衰降,接著金屬機械工業也於81年相繼衰降,雖有電子精密業的成長,但在90年也有泡沫的徵兆。台灣整體工業在21世紀伊始,便有凋零的現象。
從就業情勢觀察,製造業用人自民國76年便告降低,但職員人數不減反增。顯示製造業國內生產萎縮,但管理行銷有擴充跡象,似乎與製造業的海外投資有關。同時近年來,擴增用人的電子精密業,增加的也只是職員,工人反而減少。這又顯示電子精密業有技術密集與資本密集的發展趨勢。
再從整體經濟面觀察,由於長年工業化的發展,1980年代以後,島內資源因教育發展,人口出生率降低,及初級勞力的老化,由早期勞力充沛而資本不足逆轉為勞力不足與資本過剩;投資占國內生產乘客(GDP)比率自1980年開始降低。儲蓄下降有限,投資率的下降,襯托出大量貿易順差;結果島內貨幣供給大量增加,而且台幣也開始升值。前者導致房地產與股市的狂飆,後者鼓舞海外投資熱潮。
當民國75年製造業萎縮之際,76年卻是營建業大舉興起,台灣失業率並未攀升,反因營建擴充而降低至82年的1.45%。其後泡沫經濟幻滅,營建因餘屋過多而陷入不景氣。房地產價值縮水,使銀行抵押品價值不足,以致呆帳擴大,而引發島內財務危機,及企業週轉困難。營建業的萎縮,反成雪上加霜,失業率開始升高,並於85年從前一年的1.75%躍升為2.6%此後遍居高不下,並逐年攀升。
1990年代製造業勞工月薪已足養家活口與安家立命,民間消費能力開始有休閒娛樂、保健養顏,並有投資理財和保險等的服務需求。中小企業對外亦有財物管理、經營調整、資訊管理、與創新設計等專業的依賴。使台灣服務業有了內需擴大的發展。然而,服務業多屬女性密集與專業密集,因技能與性別限制,使中高齡低學歷之男性勞工轉業發生困難。
簡而言之,今日失業率的升高,可以說是人力結構調整不易,而產業調整迅速的結果。往後,台灣產業調整速度勢必加速,更將使人力結構調整更顯落後,則台灣失業率在可見的未來,仍將處於升高趨勢。
另一方面,台灣出口導向產業趨於萎縮,勢必降低台灣國際化的水準,同時服務業的發展只是內需市場形成所致,比起週遭其他國家,台灣市場狹小,對經濟成長成效助益有限,因此高失業率與低成長年代已經來臨。
再者,台灣失業率原因多源自國內關廠歇業。台商海外投資興起於1990年代,而投資大陸地區製造業比率高達90%以上,並以電子精密業比率最高,其次是民生工業,再次是石化工業,而以金屬機械業的比率為最低。但在大陸以外地區投資,卻有60%以上是服務業。
國內關廠歇業比率最高是在82年至84年間,此一時期也正是大陸投資最洶湧的時期,而國內關廠歇業產業又以電子精密業比率最高,其次是民生工業,再次是石化工業,而以金屬機械業的比率為最低;顯見台灣關廠歇業與大陸投資密切相關。
另由貿易結構觀察,台灣出口香港比率高達21%,但自香港進口比率只有2%,若以香港為兩岸經貿的中繼站,則顯示與大陸經貿關係,大陸設限較寬,而台灣設限較嚴。使得台灣資源往還呈出易進難的局面。台商原料一旦輸往大陸,勢必一路加工到底。如此兩岸難以形成貿易互補關係,反成行銷競爭關係。也因此投資自有過多的現象。
因此政策上,不是阻擋大陸投資去勢,而應發展直接的經貿關係,使兩岸生產形成垂直分工與貿易互補關係,上可保留台灣部分加工與就業機會,並可同時減緩大陸投資熱潮。
面對失業率升高,在職缺與失業者間的遇合障礙有資訊不充分、技能不足、性別不同、年齡過高,與區域移動困難等原因。這些因素中,性別與年齡屬自然因素,政策上,只有強化職訓功能,並以訓用合一為機制。此外,勞力移出困難,不如將產業引進。此時,財政權便應下放給地方政府,讓地方政府有充分的租稅措施,從事招商以繁榮地方經濟,調和區域失業的差異。
短期襄公共工程的推動、失業救助與強制或鼓勵進修以改造失業勞工技能,都是當務之急。更重要的是兩岸協商,與經貿的開放,及勞基法的鬆綁,乃至科技升級,和服務業的國際化,並全面促進就業市場的靈活化,都是台灣長期迫切需要的改革方向。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本文刊登於90.05.05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