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經濟不景氣,失業率持續創下新高,除了造成民眾財富大幅縮水、生計發生困難外,亦引發了許多潛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疾病與失業率之間的「雞生蛋、蛋生雞」因果關係,長久以來一直缺乏本土性的調查研究,但是,從這近一年多來的社會現象觀之,很難說沒有密切相關。
數字會說話。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北市十大死因排行榜,自殺由去年的第十名攀升至第九名,而經由衛生署的調查亦發現,國內嚴重精神病患已增至十至十二萬人,若加上憂鬱症,國內精神病患約達四十至四十八萬人之譜。
純就心理衛生的角度而言,自殺者本身的人格特質就與常人較為不同:情緒處理的方式不夠成熟、環境適應及問題解決能力較弱、缺乏積極的人生觀等,都是造成容易自殺的因素。但不可否認的,在目前日益惡化的社經大環境下,原本尚能調適自我的民眾,其能力也面臨考驗。
日昨報上揭露,目前國內知名的自殺求救專線電話,在連續四天的測試中,全部生命專線的撥通率僅14.28%,而台北市生命線協會的專線撥通率只有12.5%,張老師專線則更低,僅有10.81%。在因為捐款縮水而導致公益團體組織日漸萎縮的困境下,想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輔導,無異於緣木求魚。
人生而有五種需求:生理的需求、安全感、歸屬感、自尊以及自我實現。心理層次的需求,事實上可從同儕、家庭等周遭團體中尋求支持。時時關心身邊的人、適時伸出援手,相信必能減少社會悲劇的發生。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