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統日前於經發會預備會議致詞時,提出「三決心、一貫徹」,亦即「決心落實經濟優先、投資優先、台灣優先」、「決心推動朝野和解、政黨合作」、「決心不預設立場、不預設前提、更不預設底線」、「貫徹經發會的結論與共識」。這樣的宣示,雖適時的表現了陳總統拼經濟的決心,卻也隱約透露出國家領導人的矛盾思維,恐將造成國家的憲政危機。
當今國家經濟衰退的情勢極為險峻,為近三十年來所罕見,民眾亟盼政府能提出有效的政策並切實執行。因此,縱使經發會只是一個臨時性、諮詢性的會議,其本質與我國憲政體制確有不合,但在「民意的殷切盼望」下也不得不召開。既然如此,與憲政體制不合經發會,其定位必須十分明確且嚴格限制運作空間:只能討論民意盼望解決的經濟問題、只能是臨時性的會議、決議只能具有諮詢效力但可以約束參與會議的相關產官學界人士!易言之,經發會不能「挾民意以自重」而變相處理政治問題,不能變相的以各種方式(包括另行成立監督委員會)成為常設性的機構,不能違反憲法成為「太上行政院」!否則我國的憲政體制勢將受到前所未有的傷害。
不幸的是,陳總統的「三決心、一貫徹」,已讓人產生「威脅潛伏」的陰影。就「推動朝野和解、政黨合作」而言,根本是政治問題,不適宜也不應該在經發會中處理,但從致詞的前後語意觀察,似乎是希望在經發會中解決此一問題,再度證實輿論對於陳總統舉行經發會「不是為了拼經濟,而是要拼政治」的疑慮。此一「挾民意以自重」的做法,難以令人茍同;再說到「經濟優先、投資優先、台灣優先」而言,表面上雖然是經濟問題,但涉及「開放陸資」、「大三通」「續建核四」等具體議題時,很難令人相信行政機關和與會專家學者間能夠達成「共識」,也很難令人相信這個決心能夠被落實。一個不能解決「爭議問題」,只能解決「無爭議」問題的會議,真的能夠拼經濟嗎?
尤須指出的是,從陳總統的「一個貫徹」中,經發會成為「太上行政院」、甚至成為執政黨「施政不力的擋箭牌」之態勢,已經昭然若揭。因為陳總統不但表示「經發會所達成的結論和共識,就是阿扁的結論,也就是朝野全民的共識,更是行政與立法部門的共識」、「除非行政部門能說服所有委員,否則沒有否決權」,更在日前的九人小組會議中,指示「經發會召開分組會議後,應依據實際的需要,到各地舉辦分區座談會廣納各方意見」。明顯是希望賦與經發會決議具有拘束行政、立法部門的強制力!一個體制外的組織,其決議不只拘束行政部門、甚至拘束立法部門,豈非「太上政府」?
綜上所述,陳總統「三決心、一貫徹」的宣示,其實並無助於解決當前的經濟困境,對於經發會的召開,此一宣示恐難具有任何令人振奮的積極意義。民眾希望政府拿出具體可行的措施、確實去改善經濟問題,並不是希望政府將一切施政停擺,等待經發會的「共識」出現後再來「拼看看」。否則,若行政部門果真如陳總統所料,把精力集中於「說服所有經發會的委員同意行政部門的意見」,而怠於提出政策或積極執行!則所謂的「三決心、一貫徹」,不過是畫餅充飢、緣木求魚。
其實,解決當今困境的根本之道,只在於陳總統是否能確實遵守憲法。空喊口號、名不符實的「三決心、一貫徹」,恐將令我們重蹈菲律賓、印尼等國近日政治動蕩、元首下台、人民受苦的覆轍!貴為國家元首,豈能不慎?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
(本文刊登於90.07.26.中央日報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