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總統府,04.29 副總統出席「教育部新南向教育展開幕式」。)
日前,媒體揭露
台灣部分私立學校招收境外生、卻讓學生淪為黑工的辦學亂象。然而,這種狀況並非最近才有。
由
美國政府發布的《人口販運問題報告》,自2019年起,已連續3年將我國新南向政策與人口販運集團的連結關係納入。令人擔憂的是,這個亂象還未改善,教育部又於2021年9月推動「非洲菁英人才培育計畫」。若以110學年度我國境外生總數92,963人,新南向與非洲國家境外生共計59,010人推估,未來每年來台就讀的境外生群體中,恐有超過6成將處於受壓迫的風險。難道,這就是我國要向世界展現的政策?招收境外生一事,未來又該如何前行?
壹、壓迫與剝削,讓這群境外學生陷入困境
由美國政治理論家艾莉斯.楊(Iris Marion Young)所提出的「壓迫的五種臉孔」(Five faces of Oppression)架構,可發現當前我國高教的境外生政策中所隱含的「壓迫」思維:政府自詡為以「人」為核心,提供優質教育產業、專業人才雙向培育的「新南向政策」,以及承諾要敞開台灣大門,爭取更多境外生來台留學,豐富台灣社會的多元文化的「高教境外生政策」,卻正持續以「剝削」及「使其無能」(powerlessness)的方式,遂行對境外生的壓迫。
一、剝削:校方、人力販運集團及業者聯合制定單向度受益的規則,將境外生區隔於非技術性、低報酬、附屬性的體力勞動。
由2020與2021年的《人口販運問題報告》以及相關媒體報導可發現,我國高教中存在著一種「剝削結構」,由校方、人力販運集團及業者結合為剝削階級,並建立一條龍式的剝削機制。先是創造出讓新南向與非洲國家境外生負債、需償還金錢的處境,再制訂由校方、人力販運集團及業者等單向度受益的規則,包括:制定「就學」、「實習」及「工作」的定義,是誰為誰做什麼?三者間如何安排?如何酬報?在此過程中,這群境外生的勞動成果被穩定的轉移給剝削階級,而自身微薄的薪資卻不足以償還債務與學費,因而陷入超時工作但債務持續累計、越欠越多的惡性循環。
然而,此種剝削是否還隱含了具有「種族特殊性」的對待?由教育部2022年發布的境外生統計資料可見,我國境外生群體來自全球五大洲共160個國家,然而,為何獨有新南向與非洲國家境外生有如此的遭遇,被區隔於非技術性、低報酬及附屬性質的體力勞動工作?艾莉斯.楊指出,此種「體力勞動」本質上即是僕役的勞動,帶有「受壓迫種族群體的成員,即是或者應該成為那些特權群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的僕人」之預設思維,值得吾人深思。
二、抑制境外生開展專業知能、生活自主權及翻轉處境的機會。
以教育部的《新南向人才培育推動計畫》為例,該計畫子目標之一為「培育東協及南亞青年學子的專業、實作及華語能力」。然而,前述剝削階級的辦學型態,並未呼應政府所宣示的此種「增能」(empower)取向,反而是將原先在語言能力、經濟條件、社會連結能力等已處於不利位置的新南向與非洲國家境外生,再次置於「零機會」的困境,加重其「無能」的處境。
例如:漠視境外生不具華語能力的需求,安排與本地生混班教學;以工廠需求為導向,安排非技術性、低報酬、附屬性的超時工作。在此情況下,境外生無法習得專業知能與實作能力,難以開展潛能,只能卑屈的處於剝削階級權威所訂定的規則中,無法擁有掌控自身生活的能力,持續不被「看見」的不平等待遇,遑論擁有能翻轉自身處境的餘力。
貳、解方:從「壓迫」轉向「互惠增能」,校正高教境外生政策
據報載,為防堵境外學生淪為黑工,教育部宣佈將於2022年3月啟動「境外生全面教學品質查核機制」,並推動國際專修部、特殊事件學生安置、不當仲介認定標準及研訂定型化契約範本等措施。然而,筆者認為這些措施仍有不足。究竟,我國高教招收境外生,該如何打破前述「壓迫」的臉孔?
一、教育部及大學校院招收境外生政策與實務,應朝「互惠增能」思維校正。
近年來,教育部所推動的高教境外生政策多具區域偏重性,將生源開發重點置於新南向與非洲國家,卻也讓部分私校與仲介將此二區域的境外生工具化,背離教育本意。筆者建議,教育部及大學校院應即刻朝「互惠增能」思維,透過理解前述區域、國家及境外生的需求,據以檢視我國招收境外生的整體政策及實際措施,並因應調整,朝向真正發揮國際人才培育,並與國際相互合作支援的正向功能開展,亦彰顯我國人權形象與高教品牌優勢。
二、教育部應挹注合理、持續性的專案經費,儘速提升並完善我國大學校院基礎辦學環境的準備度。
如同前述,教育部《新南向人才培育推動計畫》的首要目標,即為「提供優質教育產業、專業人才雙向培育」。然而,自新南向政策上路以來,此項目標每年皆編列高達11億元的預算,但卻未曾出現補助我國大學校院達成前述「優質教育產業」所需的基礎辦學環境項目,如具英語教學能力的師資、英語應對能力的行政人員,更新教學所需的軟硬體設施……等。在政策從一開始就倉促上路、未給我國大學校院準備期的情況下,後續亂象叢生且難以根絕,可以預見。
筆者建議,除了將於今年3月開始的查核機制外,教育部更應同步從「基礎辦學環境」開始,從根本改善我國大學校院招收境外生的準備程度,透過挹注至少兩年持續性、合理的「專案經費」,支援我國大學校院完備招收境外生所需的資源增補與制度變革,雙管齊下,讓我國大學校院招收境外生的相關資源儘速到位,有效提升其準備度。
三、教育部應建立並落實常態性查核機制,確保品質外亦讓辦學優質者獲得肯定。
教育部雖宣佈將於3月啟動「境外生全面教學品質查核機制」,從高風險、列入警示的學校開始,逐步查核全國158所大學校院。然而,此機制將如何進行?是否屬常態性質?查核項目包含哪些?又如何查核?有無罰則?皆未見教育部說明。
筆者建議,教育部應建立並落實常態性查核機制,積極主動確認大學校院如何達成境外生的招生目標?在辦學上如何經營與運作?從質量並行的方式確認大學校院在境外生招收及辦學上的品質,除了發揮監督之效外,也讓對境外生辦學優質的大學校院獲得肯定。
參、以教育軟實力,建立與區域策略伙伴的強韌連結
2021年10月,
蔡英文總統在出席「2021玉山論壇:亞洲創新與進步對話」開幕式時表示,在後疫情時代,我國將透過新南向政策,強化包括美國、澳洲、印度、日本及東協國家等區域策略伙伴的連結。此一發言,展現蔡總統對區域策略伙伴的重視,以及將持續與其建立良好關係的政策路線。
然而,筆者呼籲,透過「教育」展現我國的軟實力,是我國與區域策略伙伴建立強韌連結時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政府應儘速改善我國高教對境外生的招生及辦學環境,以「互惠增能」的思維,理解區域策略伙伴及其他國家的需求,並與境外生站在同一視角,將其需求納入考量,據以計畫、執行、查核相關政策執行及具體落實情形,讓教育成為我國發展區域策略伙伴聯盟的加分項目!
(本文已於111.2.10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