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日前抽驗市售米粉發現,國內有九成的米粉含米量不足,或是非米製成,以廉價玉米澱粉製造。衛生署雖宣稱若產品已清楚標示其他食品添加物成份就未違法,然而有食品安全專家指出,目前台灣使用的玉米澱粉大都是經過化學品調製的產品,長期大量食用恐會傷身,相關主管機關仍應考量訂定新的標準,並且落實稽查工作,保障民眾食的安全與健康。
假米粉充斥市面的原因,有米粉業者坦言,由於純米製造成本較高,多年來雖有國家標準,但政府機關並無嚴查,才會導致業者使用澱粉來充數。公務機關長期放任業者欺瞞消費者,明顯有行政怠惰之嫌。惟政府單位對於米粉的稽查,卻是出現衛生署、農委會、公平會等單位互相推諉的情形,衛生署認為目前只針對市售米粉的漂白劑進行監測,因玉米澱粉或小麥澱粉對人體無害,才沒列入監測項目;公平會認為含米量不足應由衛生署、農委會依權責開罰;農委會認為米粉是加工食品,應由衛生署開罰。
近年來,政府極力倡導米食文化,卻未積極抽驗或要求業者改善假米粉的問題,放任業者使用澱粉混充,對米食文化的推廣恐有負面的影響。爰建議衛生主管機關與標檢局研商調整米粉國家標準的可行性;至於有關食品安全的管理,應由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會同消費者保護處,共同落實食品安全稽查工作,而地方消保官也應積極介入稽查,尤其年節將近,勢必需要加強稽查工作來保障民眾食的安全,讓全民安心過好年。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