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主計總處的數據,2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月跌0.40%,同比也比去年同月還跌0.05%。五年來我國CPI上漲率分別是-0.86%、0.96%、1.42%、1.93%及0.79%。比起其他國家,台灣的物價真的平穩且低廉。本來低物價代表購買力很強,是一件好事情。但是長期的低物價,就造成價格機能不彰,資源不能有效分配,要素不能流動,間接也造成經濟成長的緩慢與停滯。
CPI是反映與居民家庭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查價項目僅涵蓋食衣住行育樂等消費支出有370個項目群,約18,000種不同規格花色的商品或服務,每月調查1次至15次。價格較穩定者,如衣著、汽車就是1次的。而價格較敏感者,如蔬果、水產品就可能是15次。一個月下來共計要查35,000項次,之後依國際規範進行編算。
我們先從流行或潮商品來看,電子產品在國際間有類似的公訂價格,經過名目匯率的換算並沒有顯著的差異。例如蘋果的產品,iphone、ipad等,各國價格必須有一致性,這才能夠防止國際間買低賣高的套利。而名牌的舶來品,如汽車、衣著、皮包,因為運輸成本、代理費用,在台灣的價格常常比國外的高,這也造成市場上有跑單幫及水貨店的存在。
還有很多抱怨,物價明明上漲,公布的CPI卻下跌。這一方面是由於總指數係由眾多商品平均計算,整體漲幅通常較個別品項變動和緩,加上每個家庭購買的內容及頻度不同,且可能差異懸殊,因此導致總指數的變動幅度與個人對物價漲跌的感受常有落差,此種現象各國皆然。另方面,整體的物價低且下跌,也看到某些物價漲,那必有些物價跌得很厲害,或是異常的低。
首先,還是很多電子產品價格下跌,拉低物價。
其次,因為我們政府要大有為,政策要照顧百姓生活所需,就會盡量壓低交通運輸及公共費率。很多遊客到台灣發現相對他們國家,計程車、鐵公路客運票價、共用電話是如此的低廉。水、電、油、氣也不遑多讓,雖然這兩年油電雙漲引起很多民怨,但政府還是存在亞鄰最低價的施政標準,這也造成我國平均每人使用量是國際偏高,某種程度反映了資源的浪費。
第三,台灣的房地產價格雖高,但依國際慣例住宅屬固定資產,家庭購買住宅並非消費,因此CPI不查房屋價格,居住負擔則以房租成本或租金價格反映,包括實際租金以及自用住宅租金設算。
可是營建署公布全台有83.6萬的空屋數,空屋率為10.63%,等於每10戶就有一戶是空屋。若以台電用電調查來看,去年全國平均空屋數更達142.6萬戶。回到營建署的資料,空屋率在雙北市,其中小於20坪空屋,占比就有19.5%,遠高於其他大坪數,甚至5年以下的新成屋,空屋比率更高達20.9%,這都是資源使用偏低。國際間比較,空屋率在倫敦、香港和新加坡的平均是3%~6%的水準,空屋也就造成租金是偏低的。
最後,我國食物及日常用品的價格也很低。這對消費者有利,但對於商店經營者就不是什麼好事。廠商經常表示價格不能隨意上漲,以免顧客流失。能賺取的利潤就很少。美僑商會去年發表「2013年商業景氣調查」,提到台灣快要變成一個「低利潤市場」(low margin market),市場沒有吸引力,越來越多的外商選擇退出台灣市場。美僑商會還表示,台灣物價一直維持在相對低檔,從零售商角度來說,意味著收入無法增加。而對製造商來說,國際進口原物料價格變貴,成本也就提升,再加上政府稅收跑不掉,物價低,製造商更難以維持。外商不可能虧本經營,就不跟你玩,離開台灣。
因為物價低,廠商的收入有限,間接地也就付不出高薪。近20年加薪非常少,平均薪資也已倒退到16年前,而大學畢業起薪也成了22K,造成人才的流失。缺少優秀的人才,台灣的經濟發展更形受限。物價不會漲,不能漲,資源就無法依照新的行情做配置,不值得的資源繼續坐享其成,阻礙社會進步。悶經濟就更嚴重。
低物價妨害台灣的發展。政府想加薪,帶動市場正向循環,卻沒有財源。如何改善?有志之士,大家應該一起來想辦法。
(本文刊載於2014年3月25日中國時報)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