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代表中國大陸股市的兩大指數-上證參考指數及深圳成分參考指數,分別突破四千及一萬四千點的整數大關,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記錄。於此同時,陸股的成交量能也同步登高,繼2014年12月9日後,再度寫下1.55兆元人民幣的歷史新高。
中國大陸股市的激情表現,連帶也激勵香港股市的上揚。恆生指數單週飆漲超過兩千點,單日成交量甚至創下歷史天量,逼近三千億港元。有人將此歸因於3月底大陸官方開放公募基金可以購買港股,並允許保險資金可以投資香港創業板,使得港股得以挹注大量活水所致。不過,追根究底,港股大漲的背後其實還是資金套利行為的運作。
特別是自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開通以來,這條管道的資金流向幾乎一路往北,而甚少南流。因此在大陸股市翻倍飆漲之際,香港股市卻僅有象徵性的上漲,無形中加大大陸A股與香港H股之間的價差。當此價差大到無法忽視時,資金自然會轉向南下套利。此就像有兩個資金水庫一樣,當一地資金水位溢滿而出,資金自然而然會往低處流去,尋找更高報酬的機會,並藉此平衡兩地的資金水位落差。
而隨著港股的大漲,港股通每日105億元人民幣的額度也出現首次用罄的局面。對此,港交所總裁李小加表示,滬港通額度未來一定會大幅擴增,以因應兩地投資人的龐大需求。毫無疑問地,滬港通的機制,已讓陸港兩地股市再現往日風華。而股市的熱絡也吸引更多元的資金及投資者參與,尤其是在兩地股市的互連互通下,藉由香港國際化的資金環境與法規體制,除可改善大陸資本市場體質外,也會優化整體的投資環境,提升兩地資本市場的國際
競爭力。未來隨著滬港通額度的擴增,兩地資本市場的優勢將日益彰顯,也將加速大陸資本市場改革的步伐。
對照之下,當前台股加權指數雖也逐漸逼近萬點大關,但成交量能始終不見起色。近期最大成交量頂多一千兩百多億,跟過往萬點關卡時動輒兩千多億的量能相比,量能幾乎少了一半。這對資本市場的發展而言,是極端不利的。因為成交量能是股市的命脈,一個量能低迷不振的市場,除會提高投資風險外,也會拉低本益比、降低企業掛牌上市的誘因,最終弱化證券市場的籌資功能。
雖然近期金管會積極推出股市揚升計畫,打算從交易面:放寬股市漲跌幅限制、逐步擴大現股當沖檔數、取消個人融資融券限額、檢討借券機制;發行面:推動民間股權籌資平台、爭取優質公司來台上市櫃、增加新商品;以及成本面:委外研究合理稅制及交易成本等三大面向著手,解決台股成交量能低靡的問題。但仔細檢視內容並比對國際主要證券市場的作法,幾乎可以發現這些開放措施本來就是一個健全股票市場所應具備的條件,且發行面及成本面的舉措,似乎都有緩不濟急之意味,更遑論無法解決台股市場淺碟子與規模過小的根本問題。
金管會近來一直主打金融打亞洲盃的政策,鼓勵國內金融業者向外併購,壯大規模後可以發展成為區域型的金融機構。這樣的思維邏輯其實也可以應用在提升台股量能的政策上。亦即,思考如何擴大台股市場的規模,引入外部活水,或許才是解決台股量能不振的最佳策略。如何進行?台滬(深)港通,是可思考的途徑。從量能提升的角度來看,此雖非唯一解,但應該是目前的最佳解。
由於
兩岸三地資本市場的結構具有高度互補性,
台灣主要以資通訊等高科技電子產業為主,上海與香港則是以地產及金融產業為主,深圳則是中小企業創業板的大聚落,彼此之間可藉由產業的互補做大資本市場大餅,而由於市場各具特色,也比較不會有資金排擠效應的發生。若能排除政治因素的考量,台滬(深)港通的推動將可產生龐大的互補效果,也能帶動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
日前大陸證監會已釋出兩岸可共同研議台滬通的訊息,但金管會卻以短期台股資金可能加快流向陸股、且國內並未有共識的說法,給了個軟釘子。這樣的論點,其實大有問題。舉金管會力推的台星通、台日通、台英通的「大三通」政策為例,美其名是想將外部資金引入台股,但同樣的邏輯,這些政策難道就不會加速台股資金外流嗎?從滬港通的實例也可看出,短期資金雖存在羊群效應或獸群現象,會一窩蜂地往資本利得較高之處移動,但長期下來,由於管道是雙向互通的,當另一地因為資金的出走導致投資價值被長期低估時,資金自然而然就會回來。更何況,台滬(深)港通的產業互補效果遠大於台星通、台日通及台英通,其所衍生出來的規模效應(即共同做大市場的大餅),不單僅止於區域資金的投入與流通,更有機會吸引到全球資金的參與。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滬港通的成功例證,可為借鏡。由於台灣目前的社會氛圍,存在一股逢中必反、漢賊不兩立的氣氛,使得兩岸事務的推動,處處掣肘。從近期的加入亞投行爭議到去年太陽花學運杯葛兩岸
服貿協議,都是具體的呈現。長期以往,將不利台灣經濟的發展。更不用說,當前中國大陸陸續推出一系列具有高度思維的國際經濟戰略,包括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設立亞投行、規劃
一帶一路等,都清楚地昭示著未來大陸的雄心,是要爭取國際話語權,成為國際主要領導人,甚至重建國際政經環境的新秩序。當台灣選擇不願跟大陸打交道時,其實也是做了自斷生路的選擇。台灣,真有本錢這樣做嗎?
(本文轉載於2015年4月15日旺報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