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剩不到100天,
國民黨內部仍陷入整合危機,
韓國瑜民調低迷讓基層焦慮不安,除了部分藍營地方首長在接任地方競選總部主委上曖昧不明外,甚至傳出藍營立委參選人不願與韓同框,希望保持距離自保。不過由於我國立委選制的變革以及總統與立委的「併選」,在制度結構上對選民投票行為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制約作用,使得分裂投票的可能性壓低,總統與立委選情想要脫鉤難度極高。
換言之,如果對韓選情擔憂的藍營立委認為只要獨善其身就能自保,恐怕將適得其反。當母雞缺乏堅實後盾,各自為政的小雞最後恐難逃非死即傷的命運。
選制對選民行為的影響有兩方面。首先是第7次修憲將立委改為單一選區小選區制,這個制度除了贏者全拿的特徵外,各國實際運作也都出現贏者更贏,輸者更輸的趨勢。尤其當執政者施政表現不佳時,國會選舉通常會隨之大敗。2008年我國首次開始立委小選區的選制,當年
民進黨因扁家弊案衝擊,結果民進黨區域立委得票率為38.65%,比2004年的35.72%還高,但得席率卻從2004年的39.5%大幅滑落至23.89%。國民黨當時則受益於制度紅利,區域立委得票率為53.48%,得席率高達71.68%。
其次,在總統與立委合併選舉上,讓兩選舉結果產生了連動性。最明顯在於投票率,併選前立委投票率約在58%~68%之間,總統則高達76%~82%,併選後立委投票率提升至幾乎與總統選舉一致,兩者差距不到0.4%。此外,政黨在立委選舉得票率也與總統選舉呈現正相關的走向,亦即總統得票率高,立委也會高,反之亦然。這意味併選的結果,選民不會只投一種選舉,選民在面對兩個選舉時,會選擇投給不同政黨的情況也會受到壓抑。
2008和2012年缺乏有力的第三勢力時,最為顯著,藍綠對決的結果,兩黨各自在總統與立委得票率的差距,只有1.83%~4.97%,也就是會分裂投票的選民連5%都不到。2016年,國民黨總統與立委得票率相差7.67%,但若粗略把親民黨總統得票率歸入藍營,則得票率的差異又縮減至5.16%。蔡總統雖然得票高於民進黨立委11.04%,但若把時代力量歸入綠營,則民進黨總統與立委得票率的差距,也只有5.9%。併選之後,選民能跨越藍綠界線分裂投票的比率,大概只有5%左右。
這個選制結構性的影響顯然會將母雞與小雞更緊密綁在一起。現在蔡總統民調遙遙領先如果可信,哪需要對韓國瑜窮追猛打?但民進黨之所以仍不鬆手,除顯示他們對領先的民調感到心虛外,著眼於立委選戰可能更是主因。因只要集中全力打垮母雞,就可讓小雞因圖保全實力而畏於對母雞支持。但當小雞各自為政,不願挺身同舟共濟時,母雞只會更加弱勢;而當母雞垮的那天,小雞能獨善其身的只是極少數。
以史為鑒,回顧國共內戰,許多國民黨部隊每每因著眼自己利益或保全實力而袖手旁觀,最後當精銳主力逐一為敵殲滅,終至戰局逆轉,這些冷眼旁觀者又能保全什麼?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民進黨已深知這點,藍軍又有幾人有此覺悟?
(本文刊登於108.10.07 中國時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