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院上月發表「貿易戰五年中國大陸對美國出口持續緩步脫鉤」的報告,分析自2018年大陸與美國
川普政府貿易戰開打至今,逐漸將從美國進口貨品轉移至其他國家的趨勢;美國從大陸進口方面也有類似情形。雙方都擔心對方會以安全為由,以貿易作為武器,突然中斷進口或出口,因此採取分散策略,減少對彼此的倚賴。
對此發展趨勢,
台灣必須特別注意的是美中之間經貿關係的轉變會同時衝擊我方。多年來台商以大陸為生產基地,出口到美國等地,同時帶動台灣零組件出口大陸,前述結構性的轉變一方面影響台商對大陸的投資,另方面衝擊台灣的出口成長,而其總體效應就是衝擊台灣的經濟。
另一智庫傳統基金會上月的文章「台灣經濟正從中國經濟脫離」就從投資與出口的數據指出:
兩岸的經濟關係已開始脫鉤。
該文提到,2022年台灣官方有份調查報告認為大陸當地的競爭者、攀升的勞動成本、在大陸內需市場發展困難等是台商在大陸遭遇的主要障礙,但這些都不足以解釋為何台商對大陸投資衰退如此快速,2017年到2022年由90億美元降至50億美元,文章結論是美國對大陸貿易政策扮演了重大角色。
若將台灣對美出口與美中進入貿易戰的時間表對照,亦可印證
兩岸經貿關係確實已受美國政策影響。2018年間美中雙方均將對方貨品出口至己方的關稅幾次大幅提升,至2020年1月雙方簽署的《美中經濟貿易協定》仍未將關稅調降,迄今美國對大陸出口貨品的關稅平均達19.3%,大陸對美國出口的關稅為21.1%,觸發了投資、貿易轉移效應。
在美國高關稅障礙下,台商應急調整兩岸產能,將部分訂單從大陸移回台灣生產。2018年美國占台灣出口比重11.8%,2019年驟升至14%,去年進一步達到15.7%;電腦、電腦零組件、手機的電話機等三者占台灣出口至美國的比重從2018年的16%增至2022年的30%。但台灣存在五缺的嚴重問題,生產成本亦較高,將產能移回台灣只是短期應急措施。
關稅是兩岸經貿受到美國政策衝擊的前奏曲。
拜登政府執政以來持續加大對大陸半導體產業的防堵,要求龍頭企業如蘋果、戴爾去中國化,以及在去中國化政策下去年財政部長葉倫所提出的「友岸(friend-shoring)」政策,在在衝擊兩岸經貿及台灣未來產業發展,尤其是所謂的友岸政策。
葉倫去年4月演講中揭示「友岸」供應鏈的主張,她對友岸的定義是:「我們有一群對於如何在全球經濟運作及如何運營全球經濟體系堅持一套規範與價值的國家,我們需要深化與這些夥伴的關係及共同努力,確保我們可以供應我們所需要的關鍵物資。」 換言之,所謂友岸就是以美國利益為出發點,與理念相同的國家建立供應鏈夥伴關係。至於什麼是理念相同,完全由美國定義,最匪夷所思的是:台灣一向是美國的重要盟友,卻如張忠謀所公開質疑的,美國友岸外包不包括台灣。
而更可怕的是,美國的友岸不僅未將台灣納入名單,甚且將台灣視為「危岸」,以兩岸處地緣政治風險、未來將發生戰爭為由,透過美國官方與客戶等多元管道,先是施壓下游組裝廠將生產據點移出大陸,繼之迫使供應鏈上游關鍵產業自台灣移往海外。
日前媒體報導台灣六大電子代工廠均已完成在越南的布局,印刷電路板產業協會也多次組團前往東協國家考察設廠地點,其結果將是逐步掏空台灣產業,拖垮台灣經濟。
對台灣而言,美國的友岸政策實際就是「去台化」政策。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說:「當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作為美國的朋友則是致命的。」美國正以犧牲台灣達成其政治目的,我政府還能坐視美國的毀台行動而毫無作為嗎?
(本文刊於2023年4月22日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