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總統候選人
賴清德為遮掩其鮮明的台獨形象,競選期間反而屢屢失言,不僅詆毀中華民國憲法,甚至口不擇言地拿中共對台政策立場攻擊對手,批評侯友宜所說的「中華民國憲法是
兩岸政治的護國神山」是神話。此話完全暴露賴清德的台獨真面目,更不禁讓國人高度懷疑:究竟賴清德在選哪個國家的總統?
中共無法承認中華民國,難道就接受「務實台獨」?倘若這邏輯成立,賴清德為何不敢將台獨主張作為兩岸政見?他以輕蔑態度面對國家根本大法,竟還敢侈言會沿襲
蔡英文的「四大支柱」,以及以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這豈不自相矛盾?更甚者,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是1912年1月1日,國祚與法統現今仍屹立於寶島
台灣綿延不絕,也等於戳破賴清德搖擺不定的國家認同,顯見其政治話術只為了討好綠營基本教義派以鞏固其票倉。
兩岸關係遲遲無法打破僵局,中共當然須負起部分責任,但蔡英文不接受「
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亦是原因之一。不過,她至少在承諾以憲法及兩岸條例等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之餘,從未出口褻瀆憲法。賴清德的性格更顯莽撞頑固、剛愎自用,使得
美國三番兩次搬出美國的「一中政策」,甚至以記者會方式正式表態不支持台獨的堅決立場,這些都凸顯美國對賴清德的不信任。民進黨以抹紅對手的烏賊戰來淡化美國不相信賴的衝擊,反造成「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尷尬!
國際危機組織(ICG)日前發表一篇標題為「台灣
總統大選對兩岸穩定的影響」之評論,其中提到選舉結果會影響兩岸關係走向的各項預判。該評論只提到對國、民兩黨勝選的建議,因為文章直接點明「
柯文哲沒有勝選可能」。
若賴清德勝出,該組織建議他:(1)應私下與北京溝通,表達願以兩岸能接受方式維繫關係;(2)若無上述默契,應重回2016年蔡英文承認九二歷史事實,並表明遵守現行法律框架;及(3)回應中共對推進兩岸關係的興趣,包括開放觀光、學生交流及合作意願,並以此為條件要北京降低對台軍事經濟壓力。
反之,若侯友宜當選,評論有4點建議:(1)重回九二共識基礎,兩岸關係能獲得一段時間改善;(2)讓北京有重啟兩岸對話的台階;(3)
國民黨應管控北京的預期,強調兩岸進展須以台灣社會能接受之方式進行;及(4)國民黨應讓美國理解,執政後仍會持續強化威懾能力及戰備改革。
很顯然,就兩岸關係而論,文章認為侯友宜當選遠比民進黨繼續執政來得更好,對穩定台海和平並管控衝突風險更為有利。換言之,捍衛中華民國主權需要憲法保護,否則賴清德的維持台海現狀之說何來的法理基礎?侯友宜說得對:賴清德因為這部憲法而當上副總統,結果為了選舉卻「鄙視自己的國家」,甚至說「憲法是神話」,如此投機的人怎麼選總統?
當蔡英文2016年初上任時,時任中共當局外長王毅即曾提醒民進黨應遵守「自己憲法之規定」。賴清德一方面深信
習近平否認武統時間表,另一方面卻又說台灣無法靠中共善意,他自我矛盾的兩岸立場才是國安最大危機。對此,國人要問:一個想當中華民國總統、卻又輕蔑中華民國憲法的人,有資格領導國家嗎?中華民國憲法或台獨何者是護國神山,相信選民自有定見!
(本文刊載於112.12.28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