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終於在這次總統大選辯論會裡,將他的台獨意識型態赤裸裸呈現在大眾面前,他一再以統獨的意識型態來攻擊馬英九主張的「兩岸共同市場」是「一中市場」,這與台灣長期以來,台灣人民共同認同的自由經濟價值背道而馳,這也是過去八年來,民進黨執政導致台灣經濟衰退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昨天謝長廷不斷用「一中」來扣馬英九的紅帽子,反而更有助於馬英九來爭取中間選民的認同。
對比第二次政見會的表現,謝長廷確實有了一些進步,而馬英九仍舊維持其一貫平穩的表現。謝長廷攻擊馬英九主要是集中在共同市場「兩岸共同市場」就是「一中市場」的重點上,這是因為民進黨的選情一直拉抬不起來,到目前為止,他們只能用抹黑、扭曲、污衊的負面做法,說穿了,就是民進黨執政成績不好,使得他們沒有打政績牌的空間,而只好採用負面手法來打這場選戰。
此外,泛藍與泛綠選民最大的差異在於國家認同,所以,昨天連正名、制憲的問題也被拿出來檢討,民進黨力推去蔣化的目的也是為了打造新國族主義的概念。如果純以政見來說,雙方對台灣主體意識的認同與強調似乎沒有什麼差別,謝長廷也承認「憲法一中」,但他與馬英九最大的差別在於,馬英九主張行憲而不制憲,謝長廷承認的憲法一中,僅是「暫時的狀態」,未來他還是要走獨立的路線,因其堅持「台灣主權」概念是與中國大陸談判所不可以放棄的條件,這就回到了民進黨傳統的脈絡當中,簡單說,這還是統獨的問題。未來十二天,這是謝長廷唯一可打的議題。
馬、謝二人有些政見的立場是一致的,例如:兩人都不同意廢除死刑、興建蘇花高,也有條件的接受澎湖設置博奕產業,兩人都強調要發展經濟,但做法最大的不同關鍵即在於國家認同的歧異,進而造成對大陸經濟、貿易、教育政策的態度與方法上截然不同的差異,簡單的說,謝長廷是維繫民進黨八年來「鎖國」的策略,而馬英九則主張「改變才有希望」,而採取「開放」的基調。只是過去謝長廷沒有明顯地用意識型態來談這個問題,然而,3月9日的辯論會上,謝長廷藉「一中」來抨擊馬英九,應可維持傳統深綠基本盤,可是,把「兩岸共同市場」轉換為「一中市場」,卻赤裸裸地呈現了台獨的意識型態,反而不易獲得中間選民的認同。
檢驗民進黨八年來執政結果,他們的封閉政策對台灣只有壞處、沒有好處;馬英九提出來的做法可能是台灣找到出路的機會。何況,台灣長期以來是一個自由經濟的社會,開放是台灣多數民眾認同的價值,相信馬英九的主張應該更有助於來爭取中間選民的認同。
(本文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本文刊登於2008-03-10╱中華日報╱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