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延畢原因不僅僅是學生為了培養個人專長、修輔系、雙主修以及準備研究所等因素,事實上,「逃避就業壓力」恐怕才是大學生延畢的主要原因。近幾年來,大專院校數不斷增加,已由87學年度的137所增加到96學年度的164所,十年間增加了27所,雖然滿足了高等教育大眾化,卻也造成「高學歷、高失業率」的情況更加嚴重。去(96)年平均失業率3.91%,若依教育程度觀察,大學以上(不含專科)教育程度者的失業率為4.51%,失業率居各教育程度者之首;另就年齡層觀察,其中20-24歲者的失業率為10.56%,幾乎是去年度平均失業率的3倍,使得不少大學生利用延畢來緩和就業壓力,以逃避「畢業即失業」的恐慌。另外,多數男學生選擇延畢即是為了「避免兵役」中斷學習計畫。然而不論「就業壓力」或「兵役」皆是大學生畢業時將會面臨的問題,若學生選擇延畢,但是個人專業能力卻未隨之增加,將隨著個人求職年齡愈大,難以與應屆畢業生競爭。
質言之,為有效解決大學生延畢問題,除了政府應會集相關單位研商具體措施外,學生本身的求職心態也應作調整。根據調查指出,企業晉用新鮮人的標準除了相關科系外,最主要的條件為「主動積極的態度」、「虛心學習的精神」、「責任感」、「工作熱忱」,而「專業能力不夠」、「抗壓性不足」等則是企業界對大專生負面的評價。大學生為了避免畢業即失業的恐慌,能儘速投入就業市場,允宜在校期間培養各項符合就業市場所需的能力、態度,俾免延畢誤了個人的就業機會,同時徒增國家教育資源浪費以及影響國內勞動市場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