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鑒於上一次潭美颱風豪大雨對於南部地區所造成空前的水患災害,這使得這一次官方政府格外地慎誡小心藉此防範桃芝颱風可能帶來對於北部地區的各種災害,然而,事與願違颱風登陸行徑的突然轉向,造成了大多數人憑白多了一天的颱風假;而少數人則是遭逢土石流災害造成家毀人亡的慘劇;連帶地,對於地方縣府官員怠忽職守的討伐,更使得這一次的桃芝颱風帶來遠超乎人們所能夠想象的衝擊性。準此,擴大來看,「颱風」除卻是氣象單位每年固定攻防的敵手以外,「颱風」本身還是隱涵著諸多可以討論的空間。
持平來說,地處於亞熱帶的台灣島嶼,對於每年定期報到的颱風早已經成為國人日常生活世界裡共同的集體記憶,只不過,隨著受災情況不斷的擴大、加劇,個人不幸遭遇所加總而來集體性的不滿情緒,正彷如另外一個颱風般地朝向政府公部門的顢頇作為直撲而來,然而,電視畫面上所呈顯出來的卻是受災百姓的憤怒和急待挖掘親人家屬的哀求以及其它一般大眾漠然地看待政府可能的應變措施,而這樣一幅『同一畫面、兩種情懷』的景象寫照多少點明出來:桃芝颱風過後的社會性重建應該是多層面的,亦即,從災後地方復原的硬體建設擴及到全國社會民心重建的社會性工程。
基本上,同樣都是誠屬於不可抗拒的天災劇變,但是,要把九二一地震和桃芝颱風擺在一起來等同討論時,某些設定條件的基本認識是要加以注意的,這是因為:九二一地震不僅是百年難逢的天然災害,更是所有島內住民感同身受的共通性悲情經歷;相形之下,桃芝颱風橫肆之後的戕害固然是遠遠超過以往颱風的傷害程度,但是,在感同身不受的情況底下,僅以悲憫的道德性訴求自然是無法激盪起其它置身於事外的民眾投以更多災區復原的參與工程。
不過,造成這一次社會大眾採取緘默、冷淡的對待方式,更為根本的檢討還是要還原回到政府公部門的職責與擔當上,擴大來看,民眾從這一、二年以來政府公部門處理九二一災害善後、復原工作的進度成效中,體察到人謀不贓以及未能勇於任事等等科層官僚的各種弊端,而這多少會澆熄了民眾當初的參與熱情;至於,從桃芝颱風受創之後,官方政府口沫橫飛的政策辯護與推委塞責的無力作為,這也使得民眾的觀望與保留的態度得到某些正當的合理化,雖然,在某個層次上,我們對於颱風是束手無策與無可奈何的,但是,政府也理當在「天災」與「人禍」之間,翔實地釐清公部門所應該要盡負的法定責任,畢竟,大雨、水洩不通、豪雨成災以及土石流橫肆這四者彼此之間內在關聯的責任歸屬,還是有其行政責任糾舉的論述意義,同時,一旦是擺置在民眾切身的實質感受時,那麼,民眾在面對天災所由生而起的集體性恐慌的同時,政府公部門妥善的應變能力也理當要發揮一定程度的作用並且進行有效的疏通。準此,官方政府期待民眾愛心捐輸拯溺的投入關懷,倒不如確切地針對以往救災工作的各種缺失弊端,展現出更大魄力的改革決心。
總之,從桃芝颱風的橫肆到社會大眾的善行義舉,這兩者之間相互嫁接的思索應該是更為翔實、仔細的,也就是說,捐輸奉獻的慈善行為背後實則隱涵著諸多層面的深邃考量,這其中包括包括有:政府公部門法定責任的糾舉與檢討、志願服務集體行動的社會連帶基礎、以及公民社會改造理想的可能淪喪,終極來看,從這一次國人較為淡然的反應情況來看,毋寧地,我們憂心的卻是國人逐漸喪失掉對於生命共同體的真實感受,連帶地,如果還是一味地凸顯出慈善悲憫的道德義務訴求時,那麼,在忽略了現實生活世界裡各種實質性的改造工作底下,到頭來,一旦激情過後,不僅無助益於生活處境的確切改善反而是使得國人慈善悲憫的愛心再一次地受到了戕害!!總而言之,正當民眾普遍對於當前這種政局亂象油生反感的時候,對於如何誘使全體公民起身投入參與公共事務的社會心理機制的拆解,這會是這一次桃芝風災所衍生出來的外緣性思考。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